绿色广东 勇当生态文明的探路先锋

2013年04月02日 10:07中国绿色时报 柏章良 田新程 陈尖

中国园林网4月2日消息:穿行在广东,一幅幅以绿为底色的秀美画卷,不断在眼前展现——城际高速、居民社区、工业园区……都被绿色簇拥,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乡村仿佛被壮阔无垠的森林、湿地所簇拥。  

绿,是今日广东最浓重的色彩!  

绿,是南粤大地最靓丽的风景!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近30年来,广东省的林业用地面积由0.7亿亩增加到1.65亿亩,森林覆盖率由27.7%提高到57.7%,森林蓄积量由1.7亿立方米增加到4.83亿立方米。  

近30年持续不断、精彩纷呈的实践证明,广东生态建设理念一脉传承、持续探索,走出了一条用理念推升意识、用意识催生创新、用创新指导实践、用实践惠泽民生的生态建设新路径,在全面改善广东生态状况的同时,也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路先锋。  

敢为人先 接力生态建设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发展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这种精神在生态建设进程中同样出彩。当别人还在忙于发展生产、顾着填饱肚子时,广东省已经开始把目光、行动放在绿化荒山、发展林业上。  

早在1985年,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就提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当时的广东,东到汕头,西到湛江,南粤大地荒山秃岭比比皆是。对于这项决策,许多人并不理解,改革开放正酣,经济热点、亮点频现,决策层为什么要挥师转向山区、眼睛盯住荒山?  

答案在1991年3月揭晓——广东省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荣誉称号,南粤人民开始享受生态建设的果实,“造林书记”林若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决策者,也成为人们敬仰的英雄。  

自此,历届广东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不断探索完善生态建设之路。  

2002年5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提出,要把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把山区生态建设提高到全省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来安排。他还把几十年的山区开发比作接力赛,并表示“我们这一棒一定要跑得更快”。  

2006年4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强调,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林业发展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全面加强林业工作,建设林业生态省,打造生态屏障,建设绿色广东。  

“十一五”期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调,幸福广东应当是生态优美的广东。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生态立省之路,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宜居广东、幸福广东。  

2013年1月,广东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广东。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粤北山区作为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必须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坚决守住生态底线。  

从“十年绿化广东”到生态立省、到建设美丽幸福广东,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这一任又一任决策者的高瞻远瞩,一届又一届党委、政府的超前决策部署,决定了广东必然走向一条生态先行、绿色发展的道路。  

推荐阅读:

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安身立命

山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促美丽青岛旅游

抓落实谋突破 烟台生态文明建设步履铿锵

苏州:一年投入资金超15亿 生态补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分页]

工程带动 构建绿色屏障  

着眼于对广东、对全国负责,立足于对现在、对历史负责,美丽幸福广东必定是生态优美的广东,绿色崛起必定是生态安全的崛起。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殷切希望广东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习总书记的这“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也为广东的林业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以此为指引,广东务林人抢先机、出举措、抓落实,加快构建南粤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着眼全局强力推动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三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掀起新一轮绿化广东的高潮。  

生态景观林带工程——规划在全省统一建设23条共1万公里、805万亩生态景观林带,建成连接城乡森林系统的绿色廊道,构建高标准、高质量森林生态景观体系。生态景观林带直接投资56亿元,2012年,全省基本建成2720公里生态景观林带。  

森林碳汇工程——着眼于创建全国生态建设强省,消灭现有的500万亩宜林荒山,改造1000万亩疏残林、纯松林和布局不合理的桉树林,实现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体的混交林全省覆盖,增加森林碳汇,提升森林生态功能。森林碳汇工程总投资66.5亿元,2012年已完成森林碳汇工程350万亩。  

森林进城围城工程——着眼于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建设水平。森林进城围城工程总投资179亿元,目前已在珠三角9市全面铺开。  

广东省林业厅厅长张育文在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将以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和森林进围城等三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加快生态建设,守住生态底线,努力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第一省、森林碳汇第一省、林业产业第一省,争当建设美丽中国的排头兵。  

惠及民生 共建共享绿色成果  

绿色发展不是闭门造车。生态优美、幸福广东,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让老百姓共建并共享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成果,这是广东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关键一环。  

近几年,广东各地对城市绿化、生态建设的重视和投入资金力度空前:城市森林建设被纳入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工程被列入省委的工作要点和政府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每年3月,广东省绿委、省林业厅在全省组织“共建绿色家园,共享幸福广东”等主题植树活动。近6年来,全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79亿人次,植树5.82亿株。广东还率先在“广东扶贫济困日”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林认捐认种活动,筹集7000多万元帮助贫困山区消灭宜林荒山,增加农民绿色财富。  

广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完成了林权改革任务,探索出“明晰产权、量化到人、家庭承包、联户合作、规模经营”的具有广东特色的林改新路,明晰了山林权属,确立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农民涉林收入为1792.3元,较2009年增加856.1元,增幅为91.4%。  

此外,广东还实现了林业分类经营的重大变革,建立健全了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从1999年起,广东省开始对省级生态公益林实施效益补偿,标准也从2008年的每亩10元提升至今年的20元。1999年至2013年,累计下达省级以上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超过84亿元,惠及人口2649.7万人,1369个村集体得到补偿资金超过3万元。  

思路决定出路,一系列生态建设动作使广东省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广东省林业用地面积1.65亿亩,森林面积达1.588亿亩,森林蓄积量4.8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7.7%,林业产业总值达38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绿色,赋予了广东这个沿海省份青春的气息,也让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始终勃发着生机与活力,生态优美,幸福广东,对于这里的人们,绿色不止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崛起的“X因素”。

推荐阅读:

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安身立命

山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促美丽青岛旅游

抓落实谋突破 烟台生态文明建设步履铿锵

苏州:一年投入资金超15亿 生态补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