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川:买土种树让小江绿起来

2013年04月22日 09:39云南网

中国园林网4月22日消息:今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连日来,由林业厅组织的“美丽中国”之“治理小江就是保卫长江”采访团,深入长江上游的东川小江流域,进行了采访。“通过十多年的努力,要让小江绿起来,东川绿化率提高1/3。”东川区区长胡江辉说。

沙上种树 屡种屡死

小江(牛奶河)因为受到了污染,是目前关注度最高的河流,前日,记者随采访团来到东川,只见经过整治的牛奶河变清了些,多家厂均停止了生产。从昆明往东川走,越往东川,绿色越难见,在小江的两岸,很难看到绿色,一排排直泄而下的泥石流、流沙随处可见。

据介绍,小江往下流就进入了金沙江,然后流入到长江,治理不好小江,也就难治理好长江,因为现在,小江的河床每年提高20厘米,长江60%以上的流沙来自于小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量达1900万吨,是长江上游环境最为恶劣,灾害最严重,输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闻名的“泥石流天然博物馆”。在小江两岸植树,原来已经有许多人放弃了植树的想法,因为无法植活,屡植屡死。沙不固水,温度过高,沙石上很难种活树。雨水季时活着,过后就死了。

挖来“客土” 终见绿色

在小江沿线大白泥沟苗圃基地,记者见到了一片绿色,也是小江很难看到的绿色。据老板介绍,他们最先是搞房地产的,后来挣到了钱,看到小江边没有一点绿色,就想回报社会种苗圃。他们试种了二三十种树,均没有活,只好以数百元一车的泥土,从外地运土来种,他们叫“客土”。功夫不负有心人,花了这么大的成本,终于种活了。投资达4000多万元,1500亩的苗圃建成了,各种树达200万株,成了东川小江边的最大一块绿地。老板在记者采访时称,当时办苗圃想出售赚钱,但现在他们想把树留下,先让小江绿起来。

而在小江的干热河带,东川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贺永指着山上种活的新银河欢说,这些树都有两三米高了,有两年了,可以说成活了。原来,这里种了五六次,没有一次种活,下雨的时候,水无法渗透到土中,都是从表面上流走,刚种下去时活了,有的甚至活上一年,但都死了。后来,他们采用了漏斗底鱼鳞坑整地方式,选种新银河欢,根据干旱程度实时浇水的技术措施组合,终于种活了树。

披绿小江 保护地球

在连日的采访中,昆明林荟种植有限公司的老板成了媒体的焦点人物。他患有淋巴癌,多次从生命线上挣扎回来,手术后看上去脸部略有变形,但在他的苗圃中,他没有屈服。他的苗圃一期工程种桉树,大多数已经成林,投资小,见效也较快。第二期工程却是在寸草不生的河滩两岸种美国山核桃。

他说,投入了700多万元,每年花的维护成本费得要10万元,但美国山核桃要18年才能结果子。他苦笑了一下,700多万元放到银行利息也够他用了,且不要说他能不能活18年。每年的10万元维护成本费,成了他心头之重担。但是,他说,他不会屈服,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在田间的劳作让他心里很轻松,披绿小江岸,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本报记者 管弦

新闻链接: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推荐阅读:

乌鲁木齐:以前种树挖坑靠凿浇水靠传

别让“种数”式种树大行其道

内蒙古:南北西东人头攒动挥汗种树 已造林人工30万亩

陕西:适龄公民每人年种树3-5棵 不达标要补种或交绿化费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