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徐闻大地
绿色拥抱的村庄
中国园林网4月23日消息:1月19日,中共湛江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湛江市创建生态文明区城镇村五年行动计划》,勾勒出了未来五年生态文明之路。近日,市委书记刘小华率队深入徐闻调研时指出,徐闻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坚持“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发展理念,注意保护控制好优质资源,科学有序组织开发,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生活在徐闻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徐闻县委县政府为贯彻市委《五年行动计划》及市委书记刘小华到徐闻调研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海峡城市和广东省生态发展区的目标,按照“打造生态海峡新城,构建三大生态体系”的工作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区域镇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徐闻一直走在前列:目前,该县已建成文明生态村1102条,占自然村总数的88.8%。其中,全国文明村1条,省级文明村9条,省级卫生村18条。此外,还建成2个全国生态宜居乡镇,5个省级生态宜居乡镇。
统筹城乡 打造生态海峡新城
仰首是蓝天,俯身有碧水,推窗见绿阴,该县在打造生态文明过程中,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优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海峡新城。
抓规划,努力扩大城乡规划覆盖面。加强与中科院的院地合作,围绕《徐闻县城市总体规划》,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规划中去,全面完成了龙塘至南山海岸专项规划和乡镇镇区总体规划以及自然村的村庄规划。委托中科院编制了《徐闻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徐闻县海洋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徐闻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分别从生态、海洋、旅游三个维度切入,给徐闻“量身”打造海峡城市。该县各种规划的编制,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彻底改变了过往缺乏科学规划指引、无序发展的发展模式,使整个徐闻的发展目标更明确、发展思路更清晰、发展定位更科学,为徐闻走出一条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建设,努力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按照“基础设施生态化”的要求,加快雨水分流、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坚持以“新、亮、洁”为市容整治目标,对城区路面、路灯、排水、绿化等进行了全面更新改造。加快下桥、曲界、迈陈等中心乡镇的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推进县城垃圾中转站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正在研究规划建设县城圾焚烧项目。
抓管理,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强化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加大“五脏六乱”整治力度,积极组织交通、治安、城管等部门开展城区卫生整治,实现卫生整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管理。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逐步形成城市垃圾源头削减、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的运行机制。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切实做到上项目、办企业、建园区与绿化同步进行、经济与生态并驾齐驱,坚决杜绝环境污染型企业,让产业发展的过程变为生态建设的过程。抓好绿色通道,沿海防护林、县城公共绿地、村庄绿化、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工程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目前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6.17%, 2011年已摘得“广东省林业生态县” 桂冠,现在全县正凝聚力量,积极申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和“国家级生态县称号。
推荐阅读:
[分页]
自然美景陶醉人
徐闻地家乡的小路绿韵浓
结构调整 吹响生态经济主旋律
这些年,徐闻的地变得更绿了、水变得更清了、天变得更蓝了,处处洋溢着独特的生态文明魅力。然而,徐闻与珠三角发达地区在经济上有明显差距,发展的要求和愿望尤为迫切。
发展与生态如何兼得?对此徐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有着独特见解:生态是发展的基础,我们宁可近期牺牲一点GDP,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宁可牺牲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也绝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基于这一 认 识 ,徐闻县近年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坚持在发展低碳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上下功夫、用力气,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该县坚持绿色招商,严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项目落户。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生产技改,改造和提升资源综合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目前,徐闻已逐步形成了以华电、京能火电、粤电、粤能、广电投项目为龙头企业的风电产业;以碳素氢新能源开发、龙塘酒精项目为龙头企业的新能源开发产业;以芦荟果酱项目、广东永青生物科技结晶糖项目为龙头企业的农海产品加工产业;以大汉三墩、龙泉森林保护区、北美州喜跃农庄、万亩热带雨林、万亩观光农业基地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和以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主的海洋经济产业等五大低碳生态产业体系。徐闻的生态优势实现了“华丽转身”,徐闻的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广泛发动 培育生态文明新风尚
徐闻县经过多年的宣传发动及创建实践,创建生态文明城镇村已成群众的广泛共识。早在2002年,该县就把“四通五改六进村”整治村容村面貌、完善公共设施、培育文明新风等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全县几乎村村都有文化楼、文化室。有些村庄还利用村文化平台,在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有充满现代气息的象棋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农民歌唱比赛等,又有传统的雷剧表演、醒狮武术表演、舞龙表演、傩舞表演及各式各样的飘色等。
从2011年开始,该县又连续3年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开展送文化、送法律、送戏下乡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了群众法制观念,转变城乡社会风气,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用先进文化培养新型农民,构建和谐社会。
在如此优越的文化大环境下,该县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队伍更是遍地开花,社区业余文艺队伍达21支,除县雷剧团、教育艺术团、歌友俱乐部、春光曲艺团、红棉乐队外,还有几十支健身舞蹈队,同时,下洋小苏等村庄也陆续办起了“春晚”, 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最叫人欣喜的是:如今农村赌博的人少了,健身的人多了;婆媳、邻里之间口角少了,互帮互学切磋技艺的多了,村风日益文明,不但生态环境美丽,人的精神更加文明了。
推荐阅读:
(来源:碧海银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