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现场。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张世钢。
中国园林网5月23日消息: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的“六个一”宣传活动上,李干杰表示,从全球来看,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努力实施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依然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介绍,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拥有森林、草原、湿地和海洋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物种资源也极为丰富,物种数量位居北半球第一,是北半球的生物基因库。
数据显示,我国有高等植物35000种,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6445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7%;已查明真菌种类超过10000种,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4%。中国还是世界八大作物起源中心和四大遗传资源起源中心之一,是水稻、大豆等重要农作物的起源地,也是野生和栽培果树的主要起源和分布中心,家养动物品种丰富,果树种类世界第一。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给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国家仍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中国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且手段更多样、目的性更强。
一些新的国际问题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新的压力,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转基因生物跨境转移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与补救等两项国际制度的谈判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外来物种入侵呈现扩大蔓延之势,且危害日益严重。
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经费投入不足,能力建设落后。一些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监管缺失,建设和运行费用缺乏。
据记者了解,目前,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生物多样性相关政策与行动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但在我国,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产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理解,尚未进行市场化,这是导致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显示,地球生态系统每年为人类生存提供的基础服务价值最高可达70多万亿美元,而人们却对此熟视无睹或忽视。
欧盟-中国生物多样性项目此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9170亿元/年,其中来自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牧场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价值分别为1410亿元、1030亿元、109亿元、981亿元和1390亿元。
不过,在现实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常常被低估,很多服务没有通过市场。如清洁空气和清洁水被认为是公共物品,所有人共有而没有定价。
“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国际知名的保护专家马敬能(John MacKinnon)对记者说,比如,一些城市之间的清水供应早就实行付费原则了,而且这种费用也是可计算的。
2010年,中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国家委员会,同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主席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秘书处设在环保部。每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纪念活动由环保部(即国家委员会秘书处)筹办,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承办。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低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