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3日消息:2日,广东游客陈先生走进阿勒泰市西部荒漠平原,被“戈壁翡翠”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天高云淡,绿草如茵,小溪潺潺,莺歌燕舞,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阿勒泰科克苏湿地生态环境全面恢复。
阿勒泰科克苏湿地总面积46万亩,作为罕见的湿地生态系统,是连接欧亚大陆生物走廊的关键区段,众多鸟类迁徙旅行的停歇地;区域内分布有多科树种组成的天然河谷林,是我国极为珍贵的基因资源库;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被列入《新疆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重点湿地恢复工程之一。
昔日由于克兰河上游水量减少,科克苏湿地汛期淹灌草场减少,造成部分湿地萎缩,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恶化。
近些年,阿勒泰地区围绕“环保为先,生态立区”目标,结合国家湿地保护项目,组织开展了湿地资源调查工作。同时,积极争取湿地补偿资金和援疆资金开展湿地保护。连续7年,科克苏湿地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研究与示范,并实施了苇湖生态立体化养殖、生态种植实验、湿地边界生态保护等项工程。
2012年,该地区争取吉林省援疆项目资金,借鉴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建立的湿地稻、苇、鱼复合生态系统,开发“一育三养”立体生态养殖。即利用苇湖中的天然饵料,水面养禽,水中养鱼,水底养蟹,使苇湖的资源由单一利用向综合利用转化。通过发展经济价值高的水产品,实现有限资源合理利用与循环利用。同时,实施湿地边界生态保护工程,在保护区实验区域的边缘地带,利用周边乡村土地,套种沙棘牧草数万亩,最大限度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
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克兰河与额尔齐斯河交汇处,物种丰富,景观独特,是珍贵的旅游资源。阿勒泰地区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实现以区养区。
该地区通过建设克兰奎汗水利工程,建立候鸟保护站、瞭望塔等管护设施,通过强化巡逻管护,开展打击侵占和破坏湿地资源、非法乱捕乱猎野生动物等违法活动,恢复了湿地“戈壁翡翠”的本来面貌,使这里成为众多鸟类迁徙途中的天堂。
记者了解到,科克苏湿地霍斯库勒监测站即将建成。项目建成后,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能力将大大加强。监测站通过对保护区水质、动植物进行观察和监测,为国内外湿地和鸟类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也将为加强国际湿地保护技术合作打下基础。
推荐阅读:
(来源: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