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种苗出口外销成为国内种苗公司关注热点

2013年07月24日 09:03园林网

中国园林网7月24日消息:从上半年蝴蝶兰种苗销售情况来看,很多种苗公司都陷入了卖苗难的窘境,另寻出路成了大家目前最为关心的话题。出口、种苗外销首先成为国内种苗公司关注的热点,但种苗出口谈何容易。本期,记者在新闻会客厅对话泰安双祥花卉培育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彦青、世华花卉总经理李世华和巨扬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立芝,共同探讨分析目前国内蝴蝶兰种苗出口面临的诸多难题。 

记者:现在国内很多种苗公司都想开拓国外市场,台湾地区种苗出口已经非常成熟,而大陆的蝴蝶兰出口才刚刚起步,三位老总认为大陆种苗出口受限于哪些方面?  

刘立芝:品种,首先是品种。在国内,80%的需求量来自红花系,并且要求花形大。但国外市场以小花型、杂色花和多梗花为主,所以我认为大陆种苗企业外销的首要难题是品种转型。 

郭彦青:我同意刘总的观点,要做外销首先考虑的就是品种,像出口日本,国内非常认可的‘V31’就卖不过去,欧洲也是一样,对单梗的大红花不感冒,反而喜欢双梗、多梗的小花型、杂色型蝴蝶兰。  

李世华:每个国家对蝴蝶兰要求的标准都不一样,所以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定品种,但这样做风险太大了。欧洲喜欢小花,国内喜欢大花,日本、韩国、俄罗斯对品种的口味都不一样,关键问题在于你品种变了,如遭遇出口受阻,国内又不接受这些品种,那卖谁去?  

记者:那就是说,种苗外销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世华:那是肯定的,大陆和台湾不一样,台湾做外销的种苗企业很多,大家相互之间可以借调,我产的多了可以卖你一些;但大陆做外销的企业很少,每家的客户群体都不一样,如果这个品种产多了,国内不认就会造成很大损失。  

记者:外销不都是订单式生产吗?为什么还会多生产?  

李世华:举个例子,客户订单要2万株,为了完成订单,我会生产2.1万或2.2万株,如果出现问题,多生产的产品就能补上空缺。但大多数情况是2万株出口剩下一两千株,这部分在国内就很难卖了。要是客户订购10个品种,每个品种都多产1000株,这个量就太大了。  

郭彦青:李总刚才提到的这部分量,我们一般称之为出口的合理残货,就是品质有点瑕疵,达不到出口标准的部分,这个量不用太大,达到3%至5%就足够要命。如果我出口欧洲10万株小白花,残货5%就是5000株,由于国内的客户不认这个品种,想要在国内把这5000株卖掉就太难了。  

记者:做出口还要承担这么大压力,那国外的订单都是怎么来的?外商更看重种苗的那些方面?  

刘立芝:品质,国外下订单的客户更看重种苗的品质,比如种苗的成熟度、花色的表现状况,还有是否双梗等。在台湾,做外销都是经过多年磨合的长期客户,这些国外订单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开始的时候也不是直接下订单,而是先买一些回去种,如果产品品质好、性状稳定,就会再来买,多年合作之后才会下订单。  

李世华:现在大陆很多种苗企业想做出口,通过展会等形式吸引一些外商,这些外商也许会买一些品种,但绝不会直接给你下订单。与台湾相比,大陆在种苗价格和品种上没有优势,很多品种都是从台湾过来的,大陆在育种方面还比较薄弱。国外企业长期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合作,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这些外商也不想变动。如果看到好的品种就下订单,拿回去直接下种出现问题怎么办?他们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说,大陆种苗企业走出口难度很大,这也是这些年就几家在做的原因。  

虽然种苗出口不好做,但建议大家可以做代工,技术和条件达到标准的可以为国外种苗公司进行代工,慢慢打开外销这条道路。

推荐阅读:

段俊:蝴蝶兰供过于求 杂交兰市场前景看好

江苏:连云港太空育种迈出关键一步 振兴蝴蝶兰太空归来

蝴蝶兰产业困境中冷静看出路

蝴蝶兰品种炒作风该刹一刹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