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业改革变被动为主动 生态提质发展提速

2014年10月16日 10:38中国绿色时报王钰 何晓玲

中国园林网10月16日消息:从求生存到求发展,从求突破到求改革,浙江省国有林场发展走过了缓慢而艰难的岁月。由于历史原因,体制不顺、条件落后、负债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国有林场发展的脚步。

2008年,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国有农林渔场建设的若干意见》吹响了全省国有林场改革的号角。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浙江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7个市89个国有林场开展试点。一切从此不同。

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幼平说:“定性定编定经费,保资源,促创新,短短数年间,浙江国有林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工收入大幅提高,林场发展活力得到释放。”

林场“三定”后顾无忧

从上到下,浙江对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视程度空前之高。

2013年10月,浙江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黄旭明专题部署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11月,浙江省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保护总站成立,专门负责国有林场改革及森林公园建设工作;1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8项主要任务,为全省国有林场改革确定了方向。

浙江省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保护总站副站长蒋仲龙说:“全省为国有林场改革开辟了绿色通道。”

改革的第一步是稳定人心。

在国有林场发展过程中,职能转变与管理体制机制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困难的主要原因。为此,浙江省政府明确提出,将国有林场定性为公益型事业单位,重新定位国有林场功能。在已完成改革试点方案的42个国有林场中,有16个定性为公益一类林场、26个定性为公益二类林场。

同时,浙江林业部门主动与编委、人事部门沟通,落实林场人员编制问题。部分地方政府采取定编不定人的方法,首先确定单位人员编制数量,通过自然减员的方式让职工人数趋向核定编制数量。在已完成定性定编的国有林场中,尚未出现1名因改革试点而下岗分流的人员。

职工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国有林场发展的重大问题。到2013年,全省国有林场拖欠职工工资和退休人员补贴1.8亿元。

保障职工权益,解除后顾之忧。各试点国有林场职工工资、保险和福利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省、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省林业厅将国有林场试点工作列入2014年度各市林业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并把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作为省级或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的前置条件。

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在职职工71名,核定编制数36名,通过竞聘由财政供养30名,其余人员保留事业身份由林场统一安排。林场基础设施、森林培育、公园运营费用等纳入市财政预算,在编人员按照每人每年4.2万元拨付。

“以前林场效益不好,职工子女都不愿意在林场工作,现在林场想进都进不来。”林场场长毛小荣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改革前林场人员多、包袱重,拖欠职工工资达296万元;如今,林场职工年均收入从改革前的2.1万元提高到6.9万元,超过同类事业单位,一举摘掉了困难落后的帽子。

定性、定编、定经费,通过改革,林场职工消除了后顾之忧,以最大的热情投入林场发展建设之中。

改革要以生态为先

森林资源保护是国有林场的核心任务。目前,浙江省108个国有林场有林地面积344.7万亩,其中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275.1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79.8%。蒋仲龙说:“全省资源保护最好、林相最好的森林大都在国有林场。”

可以说,国有林场是森林资源保护的主力军。

丽水市现有国有林场24个,改革启动以来,丽水坚持将保护森林资源作为林场的首要工作,增挂了21个“国有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站(所)”牌子。目前,全市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面积达75.9万亩,占林场总面积的71.6%;亩均蓄积量6.4立方米,是全市平均蓄积的2倍。

丽水市林业局局长项旭平说:“现在,生态保护已经成为省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

白云山生态林场是丽水24个国有林场中的典型代表。改革后,林场以森林提质为重点,精心培育近4万亩森林,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1270万元完成林相改造15605亩。林场积极争取森林抚育项目,2013年结合全市“四边三化”项目,投入480万元逐步完成针叶林彩化阔叶化更替。在此基础上,林场完成了1458亩杉木大径级材培育,并计划到2017年培育杉木大径材5000亩。

通过坚持生态优先,林场森林蓄积量从2007年的18.6万立方米提高到28.3万立方米,优质的森林资源成了林场真正的精华所在。

与此同时,林场职工的心态也发生着改变。

以前,由于国有林场发展落后、职工收入偏低,盗砍树木的现象时有发生。改革后,“砍树经济”真正变成了“看树经济”,保护森林资源成为林场职工的自觉行动。

开化林场在内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森林抚育成果核定、盗伐林木数量增减的奖惩措施。在一次抚育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发现林下有施放化肥的痕迹,经过询问得知是职工自行购买化肥施放,以促进林木生长。

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林云举说:“国有林场改革是保护生态的重要途径。”

制订林场发展规划、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各试点国有林场积极推动森林资源保护。目前,全省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高达91%,活立木蓄积1860万立方米。

创新发展激发活力

改革是为了发展,国有林场也不例外。

不再有后顾之忧,浙江国有林场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开始谋划更远的未来。
“一定要让人走进森林。”林云举说,“国有林场面临改革和发展两个问题,开发森林旅游是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消费已悄然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及自身健康,生态需求不断提高。

国有林场拥有全省最好的森林资源,公众希望走进森林,林场需要激发活力,二者一拍即合。

2006年以来,丽水市政府累计投入2.3亿元用于市属国有林场建设,其中依托白云山生态林场建设的丽水白云森林公园每年旅游人数可达50万-80万人次。

项旭平说:“丽水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森林资源,很多景点都分布在国有林场中。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作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其中林区、森林公园是发展重点。”

无独有偶。

瑞安市红双林场在政府支持下建设花岩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发展森林休闲、野趣旅游,2013年游客数达7.5万人次,门票收入175万元。

“森林旅游,或者说森林休闲养生是朝阳产业。”浙江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陆献峰说,一些距城市较远的国有林场拥有质量非常好的森林,依托这些林场建设一批森林休闲养生基地,发展森林定制游,满足高消费层次人群的不同消费需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全省108个国有林场已建成31个国家级、39个省级森林公园,部分林场不仅还清了历史欠债,更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激发了发展活力。

林子不同,国有林场的发展模式也就不同,除了森林旅游,还有林下经济和特色品牌。

松阳县林村林场在改革中积极开发特色经济林,目前100亩新品种油茶、300亩香榧和100亩薄壳山核桃长势良好,即将进入盛果期。林场注册了“沿背岭”商标,希望通过打响森林食品品牌实现创收。

体制顺了,生态好了,发展活了,浙江国有林场改革探索出一条良性发展道路,开局良好,效应无穷。

推荐阅读:

湖北:林业企业引领东宝花卉苗木产业红红火火

江西:安福县林业工程师与中学教师首次成功繁育伯乐树

江西:看赣州市如何破解林业发展瓶颈

贵州:划定9206万亩林业生态红线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