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自觉担负起抗战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

2014年10月08日 13:20重庆日报(重庆) 重庆市文物局

中国园林网10月8日消息: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和中国的战时首都,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历史给重庆人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抗战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重庆必须担负起的民族责任、国家使命和历史担当。

抗战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庆是中国抗战遗址保存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重庆现存抗战遗址395个,涵盖重要史迹、外事机构、军事建筑、名人故(旧)居等11个类别。时间跨度始于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止于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广泛分布在重庆22个区县,主要集中在“一岛”(渝中半岛)、“三山”(歌乐山、南山、缙云山)、“三坝”(沙坪坝、江津白沙坝、北碚夏坝)。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101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93个,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201个。除此之外,还有92001件(套)可移动抗战文物。

这些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物,是全体中华儿女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留给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忠实记录了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抵御外侮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忠实记录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反法西斯的强大决心;忠实记录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等关键时期对中国道路、中国前景的积极探索。它所孕育和催生出的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红岩文化等,最终凝聚为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价值观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自觉担负起抗战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

重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抗战文化遗产保护,初步形成以政策规划为保障、基础工作为支撑、抢救维修为重点、整体呈现为亮点、综合利用为关键的保护工作格局。

落实政策保障。在《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关于切实加强危旧房改造工程中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对抗战遗址保护给予容积率、绿地覆盖率、重新确权等优惠政策。重庆市文物局等部门还专门编制了《重庆市主城区抗战遗址定点定位规划》。特别是2009年重庆出台《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后,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专项经费,各区县分级负责,实现了对现存395处抗战遗址的全面保护。

夯实基础工作。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可移动文物调查中,通过加强对抗战遗址的专项调查,为全面保护摸清了资源状况。成立了重庆市抗战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文物部门综合管理、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管理使用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建立起国家级、市级、区县级抗战文物单位保护名录体系,对全市尚未定级的182处抗战遗址,也实施了统一挂牌保护。

抓好重点抢救。2009年以来,重庆对108个抗战遗址实施了重点抢救性保护,累计投入1.5亿元,维修面积10.6万平方米。其中,抢救维修“国保”单位20处、“市保”单位19处、“区保、县保”单位31处。目前,全市抗战遗址保存较好的232个,占58.7%,比2009年提高24%。其中,列为“国保”和“市保”的较好率达到91%,比2009年提高了31%。

强化整体保护。重点打造渝中半岛、歌乐山—林园、南岸枣子湾、江津白沙镇等4个抗战风貌片区。目前,已建成以渝中区上清寺片区、红岩村片区、李子坝片区和南岸区南山(黄山)片区等抗战遗址风貌区为代表的抗战文化旅游精品景点景区;以北碚区峡防局卢作孚纪念馆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统战文化教育免费开放基地;以桂园、特园、宋庆龄旧居等10个抗战遗址为代表的渝台文化交流基地。

加大传承弘扬。对外开放抗战遗址129个,其中“国保”单位54个。建成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等抗战类博物馆、纪念馆15家,推出重庆抗战岁月、民主党派历史陈列展等专题展览32个。形成《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丛书》等一批学术研究成果,推出电视连续剧《周恩来在重庆》、话剧《河街茶馆》、京剧《张露萍》、文献专题片《千秋红岩》等一批文艺作品。

[分页]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全社会文化自觉意识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抗战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面临以下压力。

少数单位法定责任落实不到位。全市抗战遗址的管理使用主体分散,权属关系复杂,既有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也有个人,给保护造成巨大压力。据调查,全市17个保存现状差的市级以上抗战遗址,属部队的2个、中央企业的1个、市属国有企业的2个、机关事业单位的8个,私人所有的4个。

抗战遗址保护工作开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国保”、“市保”保护较好,区保单位的保护现状较差。全市89个保存现状差的抗战遗址中,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72个,占到81%。特别是涉及外交、统战的抗战遗址,保存状况堪忧。

抗战遗址重点项目推进难度大。如抗战遗址中的工业遗址保护,虽然全市抗战兵器工业遗址总体保存较好,但对于占地面积、建筑体量大,且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保护困难。如沙坪坝区第二十四兵工厂遗址,已纳入国有开发企业土地储备范围,日常监管和保护责任主体尚未落实,给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带来困难。

抗战遗址综合利用还不够充分。现存的395个抗战遗址中,对外开放的只有129个,仅占33%,加之宣传引导力度不大,重庆抗战文化的影响力还不足。同时,抗战遗址散布在多个区县,因体制原因,各个对外开放的抗战遗址独立运行,尚没有形成完整的抗战遗址博物馆群展示利用体系。

加大保护利用的进一步思考

加大保护利用的根本点是要站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关键是要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和合理利用的原则。

加强研究挖掘。结合抗战文物专项调查,加强抗战遗址历史文化价值和抗战大后方文化研究,并通过设置标志、陈列展示、场景引导等多角度解读,全方位展现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不断提升重庆抗战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加强政策保障。实施好《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争取出台《重庆市抗战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加快编制一批专项保护规划,力争抗战遗址保护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纳入项目规划、用地等审批的前置条件。尤其是要加大抗战文化遗产保护权属主体的责任落实,力争建立起对区县、部队、中央企业、市属重点企业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创新保护机制。建立完善保护信息管理平台和预警机制,加强“四有”工作和保护范围的划定,加快数字化、影像化转换。尤其是要理顺不同权属抗战遗址的管理体制,实现对抗战文化遗产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利用。比如,对国有单位所属的抗战遗址,由所在区县政府实行权属划拨,委托由文物部门归口管理;对个人和集体所有的抗战遗址,由所在地区县政府以补偿征收、以地置换或产权回购等方式收归国有保护利用。

统筹保护利用。要编制并实施抗战遗址保护利用五年计划,加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尤其是要以主城为重点,结合抗战历史建筑和历史事件设置说明牌、指示牌和引导牌,推动形成抗战时期统一战线、名人旧居、政治风云、外交使馆、抗战军事等旅游主题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凸显重庆的抗战文化。同时,整合专题展览、活动策划和媒体宣传,加大抗战创作和对外交流,形成宣传普及的整体态势。

推荐阅读:

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门票调整 全国朱姓公民免费

中非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召开

山东:曲阜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范本

安徽:郎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丰硕成果

(来源:重庆日报(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