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3日消息:10月29至30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江苏省文物局主办,苏州市文物局承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苏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文物局办公室、科技司,江苏省文物局,苏州市文物局,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相关负责人,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共50余位代表参加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这一主题,进行主题报告会和综合讨论。
顾玉才在致辞中说,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保护好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使命。通过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两岸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两岸文化遗产保护的共性问题,交流经验,交换信息,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些交流与合作,为密切两岸专业人员的联系和交往,推动两岸的专业交流,共同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增进了两岸民众的福祉。
国家文物局科技司副司长罗静和台湾访问团团长、文资专家简玉华分别做了题为“馆藏文物保护的有关进展”和“台湾古迹的科学保护”主旨报告。与会代表针对“预防性科学(环境监测)”“抗震、防灾科学”“砖石保护科学”“修复技艺传承与人才培养”等4个议题进行报告和综合讨论,深入探讨两岸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围绕“预防性科学(环境监测)”这一议题,敦煌研究院保护所所长苏伯民详细介绍了敦煌莫高窟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台湾文资专家蔡育林介绍了台湾古迹的保存监测规划。在抗震、防灾科学方面,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消防系暨消防科学研究所教授简贤文(林其本代)分析了文化古迹的火灾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公司首席专家葛家琪报告了馆藏文物防震全系统性能化设计与装置研究。在砖石保护科学研究方面,陕西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马涛介绍了唐代帝陵大型石刻保护的理念与方法;台湾艺术大学古迹艺术维护学系助理教授邵庆旺分析了台湾砖石保存的发展现状。就传统工艺的传承问题,台湾交趾陶保存修复技术保存者林洸沂展示了交趾陶祥狮的制作过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主任詹长法展示了千手观音造像的修复技术和手段。
据了解,自2008年第一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台北举行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涉及红砖建筑保护传承、预防性保护、法制与管理、考古与遗产地管理等主题。目前,该论坛已成为两岸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品牌,得到国务院、国台办和文化部台办的重视和支持,是国务院核准的论坛类会议项目,也是国台办和文化部对台工作重点项目。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