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江城美如画
黄海岸线劲吹绿色风
如诗如画新农村
生命之绿
中国园林网1月22日消息:隆冬时分,江海大地吹来春风。1月10日,南通迎来了“生态国考”:国家环保部兵分多路对该市创建生态市进行检查评估。花园工厂、环保街区、绿色产业、生态河流……检查组成员所到之处,一幅幅天更蓝、气更爽、水更清、地更绿的生态南通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其时,南通空气质量指数也新鲜出炉,其全年空气质量在全省位列第三。
“奋力当好苏中发展领头雁,南通不能急于求成抄‘近路’,但更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南通市委主要领导说,江风海韵是南通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当好苏中发展领头雁,南通不仅要有跨越跃升、振翅领飞的速度,更要有天朗气清、绿色和谐的生态亮度。
创建生态城市,南通一路攻坚克难,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立市,大视野决策吹响创建号角
【镜头】
1月6日,“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炉。该计划明确,将以节能减排、美丽乡村等九大行动为载体,打好今后三年生态文明建设主动仗,到2015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和国家生态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省江北领先。
【解读】
这只是南通“生态立市”、描绘江风海韵生态画本重大决策中的又一声号角。
“发展经济,南通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没有绿水青山,就不会有真正的金山银山!”多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同步和谐,特别是2006年作出创建国家生态市重大决策以来,坚持把创建生态市放到推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高度去思考,放到实现全面小康、推进全面腾飞的高度去运筹,放到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竞争力的高度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生态市创建工作,强化组织部署、规划引领、创建示范,吹响了创建号角。
生态立市,规划引领。2007年高起点编制了《南通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生态建设重点,组织编制《南通市区域供水规划》、《南通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等十多个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实现生态规划全覆盖。2011年9月,南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将“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现生态创建江苏江北领先”确定为全市落实“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的重要任务。同年,提出“组织国家生态市创建攻坚,力争所有县(市)都通过国家生态县(市)考核验收”的工作目标,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0个县(市)区、21个市级机关立下生态文明建设军令状,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向全市人民做出庄严承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至此,该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入投入最多、改善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形成了经济社会、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亮剑先铸剑”,铁腕整治零容忍
【镜头】
去年9月16日,由市委组织部、环保局组织的“亮剑先铸剑”集中整训活动开训,180多名环保系统人员参加首批整训。此次集中整训旨在塑造环保队伍新形象,着力锻造一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铁军”。
【解读】
如何把当前环境敏感期变成生态建设的加速期、环境质量的改善期,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南通从铁腕整治入手。
“亮剑先铸剑,打铁必须自身硬。”市领导指出,铁腕整治,必须培养自身过硬的环保队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严抓工作落实,对环境违法犯法零容忍。
南通亮剑,剑剑直指“藏污纳垢”。
去年6月5日,南通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环保联动执法中心。4个月后,全省首例涉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行政命令先予执行案在这里诞生。立案仅10天后,涉案污染企业就自行拆除锅炉管道等关键设备,停止生产。而此前,针对省市政风行风热线联动直播活动揭发的通州一环保工作人员以谎言应对群众有关污染举报丑闻,南通从速从严做出惩处决定:免除当事人职务,责令涉事企业停产。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行政处罚环境违法案件计252件,并开出南通史上最大环保罚单,向公安机关移送环境违法案件6起。
从严处罚,更要从源头管控。在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坚持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管齐下”。其中,南通推行的环保准入新规—“负面清单”机制,成为全省首创。该机制分别从区域、行业、总量、民意、污防准入等5个方面设置门槛,第一批共对74种物质提出了禁止和严控要求。南通施壮化工总经理仇耀康认为,对企业而言,这既是“紧箍咒”,更是“方向标”,有助于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不符合准入关的项目,块头再大也踏不上签约的红地毯!”近三年来,南通共否决化工项目75个,总投资近70亿元。与此同时,坚持市县联动,统筹实施节能减排、清水、蓝天、宁静等六大工程,着力优化生态人居体系。先后投入300多亿元,实施一批环保重点治理项目。为改善空气质量,三大电厂10台燃煤机组全部完成烟气脱硝改造,同步拆除了烟气脱硫旁路,完成56台燃煤小锅炉淘汰,23台锅炉烟尘提标改造;关转迁化工生产企业234家,关停涉铅企业39家,真正实现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投入不断加大、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增反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总体趋势,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
推荐阅读:
福建:龙岩“绿色经济 生态家园”之路 [分页]
全民参与,“美丽使者”让城市更美丽
【镜头】
去年8月12日上午,北濠河两岸挂着“倡导健康生活、建设生态南通”横幅,市领导和150多名游泳爱好者一起“濠河生态游”。64岁的市民杨力难掩激动:“濠河水又像50年前一样干净,在这里游泳真享受!”
【解读】
在一些地方,领导“不敢下河游泳”被炒得沸沸扬扬,南通市领导率先和市民一起下河畅游,是南通创建生态市、以优良环境惠及百姓的精彩亮点。
“市民是优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同时也应该是其守护者和建设者。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市民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启动生态市创建伊始,南通就注重发动市民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打好全民参与创建攻坚仗。
一个个感人的创建故事不断上演。
“规范环境行为,共担社会责任。”去年7月2日,南通210余家企业法人代表向全市发起倡议。南通富士通环保主管陆志龙感慨说,要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像做针线活一样排查公司的排污系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达标排放的环节。
2013年10月21日,汇集南通大学绿色方舟环保协会等24家成员单位的“南通市环保公益联合会”成立。当天,拥有46家成员单位的“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联盟”也同时揭牌,标志着南通公众参与环保的创新机制迈入新的里程碑。
在社会组织接踵走向创建前台的同时,更多的市民则自觉扮起“美丽南通使者”。“今后我将自觉当好‘美丽使者’,更多地关注环保、美化家乡,为百姓的环境保护权益鼓与呼。”去年9月4日下午,北濠东村社干毛瑞红等29位市民被聘请为首批“美丽南通使者”,参与重要环境信访的调处、环保执法突击检查等。当天,市环保局还首次对22个环保案件的举报人发放奖励金,其中数额最高的一笔奖励金为1万元。
市领导亲力亲为,老百姓全民参与,带动南通生态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向前迈进。目前,海安县已于2011年7月在全省江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县。海门、如皋、如东建成国家生态市(县);通州通过环保部考核,启东通过环保部评估;全市93个乡镇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南通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幅充满江风海韵的独特生态画卷呈现出现实模样。
不断创新,“绿色保险”确保永续“深呼吸”
【镜头】
去年12月19日,南通召开全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暨首批参保企业集中签约会,全面部署、推进在全省率先创建的环保“绿色保险”。醋酸纤维、中天科技等11家重点企业与该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共保体签订投保单,共同履行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解读】
“绿色保险”,只是南通在全省乃至全国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的一个案例。
“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实现长效持续,关键要靠创新制度保障。”市长张国华介绍说,近年来,南通在强力度“亮剑”整治、大手笔加大投资、快速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保障机制—
创新环保准入机制。设立“空间、总量、规模、行业、民意”等5个方面的绿色生态门槛,推行“负面清单”,从严把好环保准入关。
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在确保公共财政每年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支出幅度的同时,通过落实处置权,确保受益权,放活经营权,鼓励引导外资、民资参与环保公益事业,全市通过BOT或BT方式,向社会融资用于生态建设。
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健全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和生态补偿机制,对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补贴政策进行调整完善;严格实施绿色信贷,探索开展绿色保险,通过经济杠杆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
创新陆海生态统筹机制。随着《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方案》获省政府批准,一个先行先试、为全国探路构建统筹陆海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浮出水面。南通市环保局局长谢晓军解析说,其核心是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今后三年将全面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域,实施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工程、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工程、海洋生态补偿与修复工程、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等4大工程,通过科学利用海洋容量等途径,实现陆海生态环境建设、陆海管理相衔接。
1月8日,历时近两年、十多次易稿修改,《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正式出台,划定10类共60个生态红线保护区,规划总面积1845.92平方公里,占总国土面积的23.07%。这道生态“红线”和一个个在全省、全国或领先或率先的体制机制的创建与完善,为子孙后代构筑起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确保江风海韵永不褪色变味,市民百姓能永续“深呼吸”。
美丽南通,是江海儿女追逐的共同梦想;江风海韵,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呵护。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南通大步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