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24日消息:1月23日,自治区畜牧厅发布了《2013年新疆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报告》。监测结果表明,2013年,新疆草原保护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效果显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成效初现,全疆天然草原鲜草产量再创新高,牲畜超载率大幅下降,草原生态出现积极性变化。
2013年,新疆主要草原牧区牧草生长季气温正常略偏低,降水偏多,水热光照条件匹配较好,草原植被总体生长状况好于2012年,属偏好年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10257万吨,较上年增加6.9%,为2008年自治区全面开展全国草原监测工作以来鲜草产量最高的一年。
全疆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0%,较2012年增长4个百分点;主要牧区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为19%,较2012年下降5个百分点,比2010年降低14个百分点。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地植被恢复明显,工程效益显著,工程区内的鲜草产量和可食鲜草产量分别比非工程区提高53.5%和62.1%。
去年,还是我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关键一年,随着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进一步完善,省、地、县、乡、村各级草原生态保护网络初步形成,草原生态恢复明显加快,全疆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局面得到初步有效遏制。监测结果表明:禁牧区牧草产量较2010年增长了44%,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日趋丰富;草畜平衡区牧草产量较2010年增长了14%,全疆暖季放牧场基本达到草畜平衡;全疆人工种植牧草面积1021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468万亩,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553万亩。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对草原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建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加大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我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各项草原扶持政策成效开始显现,全疆牧区草原生态发生积极变化。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全疆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50%以上,已恢复的草原生态仍很脆弱,全面恢复草原生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推荐阅读:
(来源:亚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