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7日消息:日前,宜兴3324个自然村环境整治全部通过验收。历时两年的环境整治中,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成为每个村庄都面临的课题,并一步步倒逼“三山二水五分田”的宜兴淘汰落后产能和陈旧的发展思路,“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有机融合,形成了“环境倒逼转型、发展反哺环境”的良性循环。
“如果说以前交通不便是这个‘旮旯村’难以发展的理由,经过河道治理、公厕建设、道路照明、道路硬化等整治之后,再不动脑筋致富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官林镇前城村第一批苗木种植专业户陈如良说,村里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水产养殖、蔬菜种植、家禽家畜饲养为主的庭院经济产业链,尤其是花卉苗木种植业的异军突起,让这个“旮旯村”一举成为闻名周边的苗木种销特色村。交通、环境的改善还吸引了华士生态农业、丽景生态等一批涉农企业入驻该村。过去陈如良种香樟,亩产出仅5000余元,现在村里实行差别化、规模种植,亩产出达上万元。
宜兴在村庄环境整治中下了铁规矩,不管哪个村,有历史文化元素的建筑和树木一律不准“动”,保护村庄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植被。无论你到宜兴北部的周铁镇,或是到南部的张渚、太华镇,时常会见到一些被保护起来的古树,古建筑。龙池村森林覆盖率超90%,近年来村里借助环境整治的契机关停落后污染产业,对土地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充分利用当地茶产业优势,扶持项珍茶业合作社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成功将龙池村的茶叶销往欧美市场;同时利用闲置土地和荒山废矿资源,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吸引投资,来自官林镇的储小东在龙池村流转土地近百亩,改造废弃矿山宕口,建成花果园,现在又新设了阳羡国学堂。在宜南山区很多像龙池村这样的村落寸土寸金,积极追求更大的发展。
宜兴市委农办相关人士说,通过累计投入整治资金约15亿元,新建和改造各类道路709公里、污水及排水管道355公里,各类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环境整治为乡村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环境整治倒逼落后产业基本被淘汰,各个村庄通过发展农家乐、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等“一村一品”农业经济,基本上都走上了致富之路。现在的乡间,平原圩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临湖渎区更具水乡风韵。经过评比,善卷村被评为“江苏省最美丽乡村”,张阳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一批“美丽乡村”现在成了宜兴山水自然生态映衬下的金字招牌。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