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8日消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合肥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大规模植树造林中,始终坚持市场化思路,把林木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真正落实给企业、大户和农户。尤其在肥西县,通过市场之手,巧借企业之力,植树造林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舞动了林业经济腾飞的双翼。
一企业3年累计造林2万亩
车行数里,一路蜿蜒,满眼皆是苗木,一眼望不到边,处处迸发生机。尽管正值寒冬,但穿行于肥西县官亭镇万亩生态园里,成片的苗木让人倍感振奋。历经三年建设,这座1.8万亩的生态园,已成为合肥与六安之间的一座绿色公园。
1月3日,在生态园东侧的官亭镇张祠村,不少工人正在忙着栽植各种树木。“从去年11月25日起,每天有近300人进行栽植,每天栽植的面积在150亩左右。”安徽滕头园林苗木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孟炯介绍。2014年,该公司计划新增苗木面积约5000亩,进而使其在官亭镇的造林基地总面积达到20000亩。
从2011年进入合肥,滕头园林一举开创了一家企业在合肥大规模造林的历史。“如果有可能,未来计划再增加2万亩,使合肥基地成为华东最大的苗木生产基地。”康孟炯说。
土地流转快引得企业争相落户
在肥西广袤土地上大展手脚的,不仅仅是滕头园林。由于前期不少农民把土地流转给企业造林后得到了实惠,当地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高涨。
土地流转快、面积大,使肥西成为造林企业争相前往的福地。
“土地租给企业,一亩地可得租金500元,三年后每年递增。土地流转后,年轻力壮的出去打工,年龄大的可在造林企业打工,一天能挣六七十元。所以,很多农民都乐意把土地流转出去。”肥西县官亭镇林业站站长张志松说出了当地土地流转的行情。
顺畅的土地流转,为造林腾出了空间,吸引了众多造林企业涌向肥西。肥西县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周经文介绍,目前该县仅种植面积达100亩以上的就有80多家企业,其中有10家企业的面积在3000亩以上。
优秀企业带来标准化造林
市场竞争下,一批优秀的大企业最终胜出,成为当地造林绿化的中坚力量。它们带来的不仅是造林面积的扩大,其先进的经营模式、种植方法、管理经验,也在当地“生根发芽”,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林业的标准化生产。
如滕头园林,其在土地整理上一律深翻、开沟、打凼,在种苗选择上统一选购同等大小的壮苗,在栽植管理上统一标准栽植、施肥、除草。而安徽三江园林种植的高档景观苗、大规格苗木等,改变了以往合肥苗木花卉产业的“弱、小”形象。这些做法在当地已形成示范,正迅速推广。
这就是市场的力量,它能使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随着企业的不断参与,作为合肥苗木花卉产业发源地的肥西县,其苗木花卉产业正悄然升级。
推荐阅读:
(来源: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