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9日消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县级环保部门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最基层机构,处于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
智勇双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
县级环保部门财权和人事权都在地方政府,平时在履行环保职能时难免会受到当地主要领导的左右。因此,县级环保部门必须有勇有谋,充分掌握国家产业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优化县委、县政府的决策。
一是把握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把握得好,可以减少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不符合产业要求的项目都要被淘汰,这对县域经济发展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县级环保部门要认真研读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参与重大计划、规划及项目论证等,主动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要善于借助上级环保部门的力量,尤其是在重大项目报批、立项等方面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二是紧扣环境容量,科学部署项目。环境容量是环境自净能力的指标,指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大气、水流的扩散、氧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环境容量主要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是工农业规划的一种依据。县级环保部门要依据本县域的环境容量,向县政府推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严把项目引进关。
三是抓好顶层设计,规划区域功能。县级环保部门要有宏观视角,对县域环境保护有深入、长远的认识,制定本地区的环境规划。正确引导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定位、发展项目、产业布局、重大政策等方面抓好顶层设计,引导项目合理布局、科学选址,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责无旁贷,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才能真正做好。但从环境保护工作实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部门对自身环保任务重视不够,履职敷衍现象较多;二是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工作情况不明,衔接不畅;三是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很难得到落实。县级环保部门环境保护工作担子重、责任大,要不辞辛劳地与相关部门衔接、沟通、交流,让各部门主动投入到环保工作中来。
一是联合执法,让各部门积极履行环保职能。县级环保部门要取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增强环境执法合力。各县应建立由县政府牵头,纪委、公检法、农林水和环保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构,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履行保护环境职责的积极性。
二是统筹协调,促进各部门自觉履行环保职能。现在环保、水利、农业、林业、国土等各部门都在抓生态文明建设,但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难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各部门共同履行环保职能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客观需要。县级环保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多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多请相关部门参与环保有关的工作,让其掌握了解环保形势和工作要求。
三是抓好考核,督促各部门履行环保职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已纳入对各级人民政府的综合绩效评估,但很多县还未将县直相关部门纳入考核。为了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责,必须进一步完善考核考评机制,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情况、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情况纳入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政绩目标考核。
忠于职守,履行好自身职责
县级环保部门应一如继往地高标准,严要求,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环评审批要有负责的态度。环评工作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虽然县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有限,只有一些规模小、危害不大、符合做登记表的项目才属县级环保部门审批,但是县级环保部门也要认真做好预审工作。要根据产业政策、环境容量把握好导向,对节约资源、能源,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建设项目,大力扶持,从速从简审批;对能耗高、污染大、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上报。
环境监察要有铁腕的力度。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少,但很多时候一些地区并没有执行到位,执法软弱。环境监察要准,对污染源和安全隐患要准确把握,做到区域清、职责清、底数清。环境监察还要狠,推进“零容忍”执法,对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不让违法者有侥幸心理,不让守法者吃亏。
环境监测要有精准的数据。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是判断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判断企业是否达标排放的尺度,是实行环境执法处罚的依据。因此,环境监测数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依法公开。在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监测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不定期公开的现象依然存在。今后,环境监测必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监测规范,强化监测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