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10日消息:大气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当前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湖南省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去年已颁布实施《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制定了具体的治理目标,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国家财政对湖南省环保口投入连续几年超30亿元,湖南省环保产业已超千亿元,成为湖南省第九大支柱产业。
记者获悉,省人大环资委拟在两会期间提交一份议案,建议尽快制定《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就大气污染防治议题,记者9日专访了省政协委员、省环保厅副厅长王会龙。
呼吁尽快对大气污染防治立法
农历大年初九,新年上班第二天,省人大环资委召开了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尽快制定《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议案。“近两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气,许多城市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大气污染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成为广大群众翘首以盼的民生工程。”准备提交的关于尽快制定《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议案,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了呼吁立法的缘由。
湖南省大气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需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需要完善法律制度,以强有力的法律作为保障。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处长刘帅介绍,“如能结合湖南实际制定一部专门规范大气污染防治的地方法规,大气污染防治的层次更高,治理底气更足,蓝天行动有望早日成功。”
各级政府应统筹谋划综合施治
长沙市今年春节发布燃放烟花禁令,禁放“开门炮”, 烟花爆竹燃放量很大程度减少。王会龙介绍,这体现了负责任的政府形象,也得到公众的点赞和拥护,但禁止燃放烟花仅仅是控制污染的一个较小方面。省人民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规定了七大方面29项内容,这些都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发挥统领作用,综合施治,推动多种污染物减排。
“要统筹城市交通管理,使道路畅通,防治机动车污染;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王会龙说,除科学决策统筹谋划外,各级政府机关还应该深化去年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切实戒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杜绝浪费来遏制资源耗费,减少污染物排放,引领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新风尚。
政府和民间良性互动形成合力
王会龙评价,湖南民间环保事业发展在全国是发展比较好的。洞庭湖湿地保护、湘江流域水质保护都活跃着民间环保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的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补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洞庭湖地区环保志愿者在鸟类和江豚保护方面已具备非常专业的水平,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声誉。此外,还有湘江流域的守望者们,用他们的坚守与执著,赢得了2013年CCTV全国法治人物的殊荣。
“湖南环保志愿者的发展,得益于两方面,一是湖南人的担当精神和心忧天下的情怀,造就了一批富有献身精神的环保志愿者组织,另一方面湖南各级政府的包容和支持。”王会龙说,2013年经杜家毫省长提议,湖南省实施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的政府一号工程时,就公开招募200名绿色卫士,安排专项资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增进环保知识,并为志愿者提供活动补助。实践表明,政府和志愿者这种良性互动,对推动湖南省环保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湖南环保产业首超千亿元,千余涉重金属企业淘汰退出
一般认为,当治污投资占GDP比例1%~1.5%时,环境质量恶化趋势能得到遏制;占GDP比重达到2%-3%,工业污染控制投资占其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提高到5%-7%时,一个地方环境质量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王会龙介绍,近年来湖南省坚持建立政府引领、企业和市场为主、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的多元化环保投资渠道,环保投入比例占GDP份额显著增加。环保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大投入,也推动了全省经济发展。据悉,2013年环保产业首次超过1千亿元,成为湖南省第九大支柱产业。迅速壮大的环保产业,又为环保治理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支持。
“以国家财政对湖南省环保口投入为例,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超过30亿元,加上省级财政的支持,湖南省近年来实现累计淘汰退出涉重金属企业1018家,产业集中度得到提高,全省涉重企业比2007年减少32%(湘江流域减少37%),过去3年全省共有371个项目获得省级及中央资金支持,目前已完成治理项目150个,这些都是湖南省环境治理的硬骨头。”王会龙说,就大气污染防治而言,湖南省财政在全国较早对电厂脱硝装置建设实施补助,推动了全省氮氧化物减排工作。
“治霾”之道:委员剑指尾气防治
正在召开的湖南两会,如何找到“治霾”之道,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下大气力治理雾霾天气,让市民呼吸上清新空气”,是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集体呼声,也成为此次提案列表中的第一个。此外,还有九三学社关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委员邓德林关于城区禁放烟花鞭炮的提案均指向空气质量。
根据九三学社的调研,从全省各地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来看,长沙、株洲、湘潭、常德均出台了相关防治条例。但其他市州工作明显滞后,如岳阳、衡阳等几个基础条件较好、城市规模较大的地方都未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尾气污染防治工作还没开展起来。也没有制定地方法规作为执法的保障。
提案认为,还没有出台防治管理办法的地区应尽快出台适合本地区状况的管理办法,使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各地应明确目标任务和相关部门职责,形成政府牵头,环保、交警等部门联合,共同推进的局面。
此外,对高排放黄标车的限行须尽快启动。目前,全省约有高排放黄标车40万辆,黄标车排放的污染物占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60%。如果不采取限行措施的话,控制污染就是一句空话。
9成地方两会提及大气污染
雾霾,已经成为今年地方两会反映最为集中的环境问题,一些代表委员甚至直接指着窗外重度污染的天气慷慨陈词。作为回应,超9成省份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大气污染治理,并不约而同立下“军令状”:北京全年计划削减燃煤260万吨,关停污染企业300家;上海提出着力推动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国重污染地区之一的河北更是“背水一战”,“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新增一吨产能,党政同责,就地免职”。
推荐阅读: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