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国有林场探索公益化造林

2014年03月10日 09:38经济导报(济南)牛其昌

为弥补“书本教育”的不足,北郊林场与省实验中学共建护绿实践基地

中国园林网3月10日消息:“我们现在治理空气污染以及水污染和其他污染,会影响一些GDP,但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必须这样做。”8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就“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坦言,我国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是坚定的,下一步要像“向贫困宣战”一样“向污染宣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国内环境污染治理形势日益严峻,各地纷纷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的背景下,与往年相比,今年日益临近的植树节,其意义注定不同寻常。

“近来全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困扰的现实,让人们对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向污染宣战’不仅需要治标,更需治本。”济南市国有北郊林场场长刘春光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无疑是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

公益植树蔚然成风

8日,春意盎然,济南市国有北郊林场一大早便有了公益植树团体的身影。

“今天带领学生们过来参与义务植树,目的不仅仅在于种下多少棵树,而在于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学生进而带动家长们甚至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的队伍中来。植树护绿实践基地的建设,意味着学校要把这一公益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在山东省实验中学植树护绿实践基地启动仪式上,省实验中学副校长钟红军对导报记者如是说。

采访过程中,陆续有一些单位及社会自发的群体或单独或带领孩子前来参加植树活动。导报记者注意到,与以往由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单位为主的公益植树方式有所不同,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由社会团体自发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不断增多。

“通过组织公益植树活动,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充分参与到义务植树的活动中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谈及开展公益性植树造林对改善济南空气质量的积极意义,济南市林业局副局长郑兆亮表示,济南市区有“两片肺”,一片是南部山区,另一片就是北郊林场和黄河沿岸防护林带,两片林地对于改善济南城区的空气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索公益造林新模式

多年来,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政策体系不完善一直是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甚至关乎其生存的瓶颈,这不仅让林场发展陷入窘境,也给解决林场民生问题带来了困难。

“当前多数国有林场运营状况堪忧。”山东省国有林场管理站站长汤天明直言,目前全省共有国有林场154处,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中,生态公益型林场149处,混合经营型林场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有35处生态公益型林场实行全额拨款,62处实行差额拨款,有的林场差补率不到10%,57处生态公益型林场仍实行自收自支。

如何借助开展公益活动,利用并开发好林场得天独厚的资源,对于自负盈亏的林场来说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刘春光坦言,借助当前国有林场改革的机遇,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植树活动,进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和社会资金投入到林场的公益事业中,这是林场未来发展的一种思路。

“与省实验中学建立植树护绿实践基地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寻求同济南市的教育部门合作,让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这不仅能让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弥补‘书本教育’的不足,还能吸引企业和更多的社会团体以提供技术指导或者基地冠名的形式参与其中。”刘春光说。 据郑兆亮介绍,根据2010年济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出的目标,要力争用5至8年时间,新增造林面积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增强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调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积极性。

然而,目前济南市植树造林仍然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吸纳的社会资金微乎其微。鉴于植树造林的公益性和不易盈利的现实,参与造林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国有林场亟待探索创新公益植树的新模式。

谈及创新林场体制机制管理,汤天明认为,首先在体制方面,要明确国有林场是完全公益性质的,这决定了地方财政理应全额拨款进行维护。其次在机制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通过吸引社会资金以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合作开发。

推荐阅读:

国有林场应改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广东省国有林场饮水工程惠及5.2万人

甘肃:永靖县南山国有林场纳入甘肃省国有林场序列管理

江西:万载县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广惠民生

(来源:经济导报(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