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7日消息:3月21日清晨,边成厚拿着望远镜登上自家小别墅的楼顶,举目远望,他倾情打造的“森林王国”尽收眼底。
28年来,边成厚累计植树造林达2000余亩,成活20多万株。
边成厚,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阳曲窑村人,木匠出身。虽然今年已经75岁,但边成厚还不服老,他说:“今年计划再植树50亩”。
198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个小村庄。边成厚决定在村子附近的荒坡上、河沟里种树,从那一年起,他的兴林大业正式开始。他带领全家挖坑、植苗、浇水、施肥……,把当木匠时攒下的积蓄全都投到了种树上。当年他种了4亩杨树,由于没有经验,成活率很低。看着一家人辛苦一年却没有回报,边成厚很失落。
那时,村里人都说边成厚疯了,放着好好的木匠不干,偏偏要去种树,那风险得多大啊!
分析树苗成活率低的原因,边成厚认为主要是缺水。于是他用废弃农用车的弓子板做成植树铲挖树坑,四周围土,媳妇、孩子们拎着水壶一点点浇。遇到关键技术环节,他便请林业站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就这样,种一年摸索一年,失败一回长一次经验,直到第3年,树苗的成活率才提高了。冬去春来,看着新栽的幼苗长势喜人,更激发了他兴林的决心。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家每年平均造林几十亩,最多一年达到了上百亩,少的一年也有20亩。
日夜操劳中,一晃20余年。边成厚当年种下的树苗均已成林成材,望着翠绿的青山,他老怀大慰。
如今,乡亲们说:“边成厚有远见,没白干。”
“种树好处太多了,既能绿化环境、防风固沙,还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在有生之年,我还会继续种下去,有一天我不在了,也要为国家、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边成厚自豪地说。
近年来,我区平均每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在1000万亩以上,生态建设取得整体恶化趋缓、局部治理趋好转的良好效果。内蒙古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区森林面积达3.73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4.8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1.03%,森林面积居全国首位。3项指标分别比2008年第6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增加1823万亩、1.2亿立方米和1.03个百分点。
我区不仅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众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陆性季风必经之地和国家主要的林业、牧业基地。在我区“8337”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视察慰问期间指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具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种自然景观,保留着大面积的原始生态区域。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当前,我区林业改革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我区的生态环境虽然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但总体而言,仍然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完备,生态环境仍很脆弱、很不稳定。”自治区林业厅厅长呼群说,“下一步我区林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等中央、自治区系列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8337’发展思路,以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着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着力加强资源保护管理、着力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着力深化林业改革、着力增强科技法制能力,全面提升我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内蒙古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来源:北方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