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3日消息:近日,西安市灞桥区结合《灞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治污减霾实施方案》,启动了治污减排、蓝天、碧水、安静、绿化、清洁、生态文明等重点工程,力争在2016年完成国家生态区创建目标,最终建成国家级生态区。
步入国家级灞桥区启动十项重点工作
根据规划,西安市灞桥区首先将深入开展生态街道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力争2014年将洪庆、狄寨街道建成省级生态街道,席王、新合街道建成市级生态街道。到2016年全区4个以上街道达到省级生态街道标准,6个以上街道达到市级生态街道标准;加快灞河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以及浐河辖区段绿化工作进度,力争2014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2015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米以上;积极实施洪庆山生态移民搬迁和浐、灞、渭“三河”综合治理,着力开展城乡绿化和自然保护,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资;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生态城区为目标,大力宣传生态区建设、环境保护、治污减霾、四城联创等民生工程,不断提高群众环境满意率。
力求2016年达到国家级标准
此外,灞桥区还将实施蓝天、碧水、安静、绿化、清洁、生态文明等工程,力争到2016年,完成国家级生态区的5项基本条件和22项建设指标,全区4个以上街道达到省级生态街道,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小于20m3/万元,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重大于60%,工业用水重复率大于8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2平方米,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年综合利用率大于95%,化肥使用强度小于250千克/公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大于95%,公众对环境满意率大于95%,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大于3.5%。辖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气、声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功能区划合理、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级生态区。
推荐阅读:
(来源: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