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守住生态“红线”发掘生态效益

2014年06月05日 09:41乌鲁木齐晚报李志刚

中国园林网6月5日消息:“守住生态红线,发掘生态效益。”这对于正在大开发、大建设的开发区(头屯河区)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前不久,开发区(头屯河区)启动10项工程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中一项便是寻求国际合作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由环保局牵头与德国合作前进行的相互对接时,开发区(头屯河区)更是提出了6项环保措施,坚持绿色循环增长。

据了解,开发区(头屯河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工作从2009年7月开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一期、北新区、二期、二期延伸区和合作区为主,总面积36.55平方公里。

关键词:优化升级

2013年,开发区(头屯河区)成为全疆首个实现千亿工业产值的园区,面对新的发展,开发区(头屯河区)提出了强化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和绿色化升级,形成新的发展优势;靠好项目大项目,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增长的新引擎;摒弃单纯追求增长的思想,做到经济增产与污染防治并举;打造绿色环境,影响和带动发展;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六个环保措施,既作为发展理念,又作为此次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标准。

如今,再进开发区(头屯河区),现代新型园区的气息扑面而来,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座座高耸林立的高楼拔地而起,众多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聚落户,使得这片昔日荒芜的土地,在建设者的智慧与勤奋努力中,逐渐变成了一个现代化新城。

纵观园区企业,金风科技应对国家产业调整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八钢加快了产品升级并与辖区汽车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产业合作战略平台,而阜丰集团、中粮可乐、统一食品、乌苏啤酒、蒙牛、阿尔曼等传统企业也在政府的帮助下,进一步实施了技术改造、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污水处理和新型节能材料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形成冶金、风电、食品饮料传统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关键词:产业互补

当然,实现绿色增长,离不开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近几年,开发区(头屯河区)结合汽车制造、机械装备、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发展前景大的绿色经济,积极争取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入驻辖区。

2011年以来,开发区(头屯河区)已有三一重工、上海大众、陕汽集团、中国重汽、伊泰集团、阜丰集团等多个投资规模大、附加值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进驻,在填补辖区汽车装备制造业、煤化工、现代物流等多个行业空白的同时,也促进了主导产业的绿色增长。

同时,随着高铁片区、白鸟湖新区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头屯河区)高端商务、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会展旅游等绿色服务业也开始兴起,一个承接低碳产业、现代信息产业发展的一流载体已初步形成。而辖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自治区控制指标,实现了绿色循环增长。

关键词:绿色新城

守住生态“红线”,除了内在结构的调整,外在城区绿化也必须包含其中。近三年来,开发区(头屯河区)投入10亿元进行了大规模的荒山绿化、庭院绿化、公共绿化等绿化工程,特别是高铁片区、白鸟湖新区作为首府“三区六组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开发区(头屯河区)结合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利用荒坡、荒沟、荒山做足文章,采取陡坡喷播、原生植物培育等节能环保技术,先后实施了小绿谷、大绿谷、白鸟湖新区坡地公园、工业大道退后坡面绿化等绿化项目。

同时,该区还实施了大规模的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污水综合利用工程等环保技术,在全社会大力推广节能、节气、节水设备并实施了大规模的煤改气、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民生工程,在道路工程、城市配套、夜景亮化中发挥辖区高新企业多的优势广泛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了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

坚守生态“红线”,对正在开发建设开发区(头屯河区)来说,今日的“含绿量”必将给未来发展带来超高的“含金量”。

名词解释

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推荐阅读:

海口:大力书写生态环保新篇章

用严格的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宁波:镇海荣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刘润民:打好环保攻坚战役 守护生态宜居家园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