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茱萸成为“摇钱树”

2014年07月17日 10:43太行日报

中国园林网7月17日消息:“我们这里有全省独一无二的宝贝——山茱萸,经过30年的推广、栽种,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2000多亩10万棵,发展到目前的1万亩60万棵,年产400万斤,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刚到阳城县蟒河镇,镇长郑晓峰就迫不及待向记者介绍山茱萸。

山茱萸,又名山芋肉、药枣、实枣儿、枣皮、肉枣等,系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成熟的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芋肉。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山茱萸具有补肾壮肝、固精理气,滋阴壮阳,治腰痛,祛风寒等独特功效。蟒河镇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是我国四大山茱萸产地之一,所产山茱萸个大、色红、肉厚,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 “山茱萸——摇钱树”!兴奋之余,记者难免又多了几分思考,围绕它整整走了30年致富路的农民,其汗水、收获、坎坷、辛酸还留在心里吗,有哪些故事被我们忽略了?

(一)

“今年风调雨顺,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6月11日,看到山茱萸树上挂着如翡翠一般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的果子,辉泉村党支部书记刘轩太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每年霜降前后山茱萸成熟时,村民几乎是全家出动突击采摘。过去还需要自己晒干,现在好了,直接送到镇里的合作社,一沓沓钞票就装进了腰包。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茱萸在市场上很紧俏,一斤能卖到两三百块钱,而该镇最偏远、拥有10万棵野生山茱萸树的蟒河村人率先尝到了甜头,每年光山茱萸一项,人均收入就是2000元。山茱萸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较大,因此蟒河村人抢了先手。面对鲜活的致富典范,蟒河镇政府因势利导,要求每户至少种20棵。于是,全镇37个行政村、2000多农户掀起了种山茱萸树的热潮。

“我家就种了200棵,现在已有120棵挂果。树龄较长的每棵能产130斤,树龄短的也能产十几斤。”刘轩太告诉记者,这些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市场好的时候,一年卖到8000多块,而他用这些钱供三个姑娘上完了大学。

那些年,乡亲们的致富渠道有限,除了种粮卖一些钱外,山茱萸就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所以,种得多也就挣得多。

蟒河村除了10万棵野生山茱萸树,又种了3万棵,其中有一户种了1000棵,年收入两万元。采摘的时候,各自然村还划分区域,从不乱采摘。待山茱萸果晾干之后,只等河北、河南、甘肃等地的药厂或商贩上门收购。“咱们的产品品质好,从不发愁卖不出去。”蟒河村支书王水战说。

村民们用挣来的钱改善了生活,盖房子、买摩托车,甚至娶媳妇,囊中也不羞涩,真叫风光。与此同时,他们还学会了栽培、移苗、嫁接、保花、保果、防治病虫害等技术,致富的本领增强了。

(二)

 如果都在一个产品上投资,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其价格必然上下波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山茱萸的价格也玩起了“过山车”。

从每斤300块跌到5块,从5块升到40块,又从40块跌到5毛……价格把农户折腾得头晕目眩,一些人似乎看不到希望,发生了砍树现象。刘轩太担心,要是砍了树,等价格反弹起来,你又没钱挣了。再难也不能丢市场。当时,在全国凡是种山茱萸树的地方,包括浙江、四川、陕西都出现过这种现象。蟒河人较为理智,他们习惯了一次次折磨,坚守到了今天。“钱,多一块是一块,总比没有的好。”刘轩太说,能坚持下去,钱就会找你。

怎样发展山茱萸产业,保障农民利益,同时把它作为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去经营,成为全镇的一个支柱产业?采访中,包括镇政府领导、村干部、村民在内,个个心里焦急,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扶持的作用,就像扶持蚕桑产业一样。阳城能成为华北蚕桑第一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这双无形的巨手发挥了作用。”郑晓峰认为,遇到自然灾害时,政府给予农户补贴;遇到市场低迷,政府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遇到技术难关,有专人上门服务,这一产业才能得到健康、良性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和抗风险强的优势,开展产品加工转化,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发展。

“山茱萸市场是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直在高价位上运行。再说,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已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咱农民在面对市场波动的时候,一定要冷静,等待时机,挣钱的事急不得。”王水战认为,从长远看,任何树都是有经济价值的,特别是对于大力发展旅游的山区镇,一定要保护它。因为它至少能给大自然增色,对植被保护、生态平衡都有好处。

推荐阅读:

郑州树木园20棵山茱萸开花了 金黄灿烂

观赏及药用为一体的乡土树种——山茱萸(图)

西峡:5万株山茱萸树苗通过检疫 即将出口韩国

引种驯化成功 欧洲山茱萸“落户”北京(图)

(来源:太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