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30日消息:“以后从这里往上看,山体东南角的植物不仅有绿、黄、红等颜色,还很有层次感,非常美。”近日,站在旅游路和洪山路路口,已在牧牛山上忙碌了五个月的历下园林局山岭容貌管理站站长周克强自信地说。
作为历下区山体绿化专项行动的“主阵地”之一,牧牛山的变化是五座山体的一个缩影。对“周克强们”来说,除了要让过去的荒山变为随处见绿的景观,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劳动成果保持下去。为此,各牵头单位不仅保证植树的成活率,更注重长效化养护,确保五座山体今后年年有绿可赏。
完善水网让苗木“喝痛快”
上山植树,首先修路。在山体绿化工程实施之初,区园林局和市政局分别在牧牛山和其他四座山体上建设了施工用的行车道和游步道,既解决了人力背土上山的困难,还为养护车辆上山提供了条件,保证了消防通道畅通。
植绿保绿,树木“喝水”问题不可忽视。“我们建了4个蓄水池,总容积达到900立方米,正在完善水网,为长期管理打下基础。”周克强说。而五顶茂岭山将在山体东坡建1个大型蓄水池,在各区域增设自动喷淋浇灌系统,遍布整个山体;燕翅山则利用砚池水源,引水至山顶蓄水池,通过“一横五纵”的灌浇管网,用4个高功率水泵在不同区域加压送水,保证日常浇灌。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五座山上均有专业人员养护管理。在动员机关干部对转山绿化之前,各牵头单位都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培训,保证成活率。以转山为例,三个区域都有山体管理房,“共有6名专业人员长期驻守,负责山体安全监护、日常保洁、苗木养护等工作。”打造园林小品注重长期效果
为保证工程效果,各牵头单位在工程启动之初对树种的选择非常讲究。
“我们主要选择适应济南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乡土树种,提高成活率,如本地栾树。”牧牛山山体绿化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但对于以石质山体为主的五顶茂岭山,历下区城管局则“只能选择以松柏为主的耐旱树种,穿插栽种了一些点缀性的色叶植物,在山路两侧选种了香花槐”。该局还将聘请一年养护队伍的合同延长为一年半,保证树木成活率,“在专业养护下度过两个夏天,对树木稳定生长非常重要。”
情况同样比较复杂的还有鳌角山,“北侧不具备修路通车的条件,南面碎石多,有地质灾害隐患,施工难度大。”市国土局历下分局相关人士说,“首先要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才能进行绿化植树。”在有大面积断崖的燕翅山,区建委采用挂袋植绿的同时,还兼顾断崖除草等工作。为使景观更具多样性,他们专门从泰安运来了树龄五六十年的树木,还在山上垒砌了5000余个鱼鳞穴,保土保水。
建设基础设施强调“人性化”
山体绿化提升的根本目的是还山于民,最大的受益者是居民。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非常重视与周边居民的沟通交流。
区城管局通过论证,采纳了市民“在小支路上留口方便通过”的建议,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济南战役东部主战场,五顶茂陵山的历史价值也得以保存。本着“尊重历史、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对战壕、该局战斗遗址进行保护,对遗址周边进行保护性整治,已打造成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满足市民游玩需求,区市政局除了在转山上安装垃圾箱、修建休息平台外,还设置了太阳能景观路灯20余盏,确保市民夜间爬山安全;以风能和太阳能为驱动设置了跌水瀑布,既环保又节约成本。此外,还将山上的蓄水池内放入水槽、假山石等,在保证灌溉水源的同时兼具观赏效果,还有消防用水功能,可谓“一池三用”。
推荐阅读: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