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恭城:一栋百年古建筑卖开发商后部分被拆

2015年11月11日 09:59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沈青

古建前半部分的厢房和门楼已被拆除,只剩四层主楼孤零零地伫立。

未被拆除前的古建,厢房与四层主楼连成一体。

中国园林网11月11日消息:在西岭乡中心,一栋已经屹立百年的古建筑与附近的周王庙、文笔塔被称为当地“三宝”。但在10月底,这栋经历百年风雨,躲过战火纷飞的古建筑却经不住挖掘机的铁爪,部分建筑被无情拆除。

离恭城县城30里路,西岭乡以桃花节而闻名。

除了桃花,另一种资源也让这里声名远播———古建文物。在西岭乡中心,一栋已经屹立百年的古建筑与附近的周王庙、文笔塔被称为当地“三宝”。

但在10月底,这栋经历百年风雨,躲过战火纷飞的古建筑却经不住挖掘机的铁爪,部分建筑被无情拆除。

围绕这座古建的存废,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古建岌岌可危

西岭乡西岭村村委副主任叶火生正在为保住古建做最后的努力。

10月31日,叶火生每隔几个小时就要从古建旁“路过”,每次都要多瞄上几眼。“生怕自己没注意,他们又开工,把楼给拆了。”

他担心的事情在10月20日发生过一次,一台挖掘机突然进入古建的范围内,开始对古建进行拆除。

村民周望琴(化名)的家离古建不到20米。她告诉记者,10月20日下午5点30分左右,她听到窗外“轰隆隆”声响大作,出门一看,有人正指挥一台挖掘机拆除古建。“一直拆到半夜,很多人都是第二天早起经过这里才发现。”

叶火生也是在10月21日才得知古建被拆,与其他村干部急匆匆赶来查看情况,一边要求施工方停工,一边向乡政府报告。

根据当地村民展示的老照片,这栋古建位于西岭村老市场北端,是一栋青砖旧式高楼,最前面是门楼和几间厢房,中间是四层高的主楼,其与厢房相连,主楼后则是一片宽敞的平台。

10月31日,记者来到古建前,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门楼和厢房已全部被拆,地上满是瓦砾,木梁倒塌在一旁,布满沧桑的青石条都已断裂,几乎是一片废墟。主楼后的平台也已被填土重修,打下了柱子。

目前,古建只剩主楼“孤零零”屹立在原地。不过,这栋四层高的青砖古楼也“岌岌可危”。走进楼内,一些门窗已被拆除,房间里堆满了建筑材料。但细看内部木质结构,在一些细节处还能看见精美的雕花。

一旁的叶火生说:“我们担心,下一步被拆的就是这栋主楼了,到那时,百年留下来的老东西就什么都没了。”

从古建经过的一些当地人面色凝重,都说“拆了可惜了”。一位女子拿起手机拍下废墟包围中的主楼。“不拍下来,以后不一定还见得着。”

“现在看着它被拆,就像看着一位老朋友走了,心里难受。”年届不惑的周望琴说,这栋古建几乎陪伴着自己长大,小时候印象中它的大门总是关着,只有偶尔开门,从门里透出来的风冷飕飕的,让人不由得想加快脚步离开。

为了阻止古建被拆除,叶火生这几天往返于乡里和县里的行政部门,“就算是跑断腿,也要把它保住。它对西岭人来说,并不单单是一栋楼。”

历史满是故事

这栋古建已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每当人们提起它,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67岁的梁航云是恭城文化旅游局的退休干部,对这栋古建的历史颇有研究。梁航云说,据考证,这栋古建大致建于清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占地三亩,建造者是一位何姓乡绅。

何家人本打算在这里开当铺,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有开起来。

虽然如此,这栋当时西岭一带唯一的高楼,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当地人都习惯称其为“老当铺”。

[分页]

1950年1月25日,这栋古建曾经历过一场腥风血雨。

据恭城县志记载,当时西岭乡发生土匪暴乱,驻守当地的37名解放军,被千余名土匪围攻。解放军先驻守周王庙,后退守已作为粮仓的老当铺。

老当铺是砖石结构,易守难攻,特别是四层的主楼作为炮楼固若金汤。破釜沉舟的解放军在当铺门口筑掩体,在墙上凿抢眼,严阵以待。激战两天两夜,击退土匪无数次进攻。

当年1月28日下午,从湖南赶来的援军到达,固守老当铺的37人主动出击,毙伤匪数名,俘匪20余名,解放军无一伤亡。

梁航云表示,这样的记载充分体现了“西岭老当铺”在恭城保卫战中的历史位置。时至今日,这座古建顶上的五角星和红色标语仍然清晰可见。

土地改革运动之后,老当铺收归国有,成为了粮食管理所,见证了另一代人的记忆。

据西岭村的几位老村民回忆,每到交粮的时候,村民们都是用箩筐挑着粮食,排着队上交至老当铺的厢房,称好重后抬上主楼。

“做生意或是居住的人都以靠近老当铺为自豪。”梁航云说,从建成至今,老当铺始终是西岭村和西岭乡的中心,当地人对它的感情不言而喻。这里不仅是一处历史古迹,更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意义的古建。

上世纪80年代后,这栋古建基本闲置下来。

西岭村上一任村委书记朱维成说,西岭村曾希望建筑古建的何家人能够回购这栋古建,以便更好地保护利用。但对方已定居香港,沟通了几次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西岭乡的一份情况说明显示,2005年,这栋古建作为西岭粮所的房产由国资委进行拍卖,一名开发商以32万元将古建购买了下来,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和古建的所有权。

10年命运多舛

古建经历了从姓“私”到“公”再到“私”的轮回,但无碍于当地人将其当做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时村委与购买古建的开发商有约定,不能拆除古建,这是西岭人不会答应的。”朱维成说,当时开发商也做了相应的承诺。

2005年之后,门楼下的几间厢房作为门面出租,“当时我记得开了一间理发铺,还有一家是卖米的。”周望琴说,但主楼一直闲置。

2011年6月,开发商提出在古建设立“恭城保卫战纪念馆”。记者从当时开发商所写的一份报告中看到:“能充分反映恭城保卫战中的历史位置并保存完好的建筑物已经很少,因此纪念馆选址在‘西岭炮楼’(老当铺)。”报告的落款是桂林磊大减灾安全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当年曾在乡政府任职的一位干部记得,开发商提出在这里设立纪念馆,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红色文化。“这样的设想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但没多久,这个计划流产了,据说是因为资金缺口太大。”

没过多久,开发商又提出利用主楼后的平台建设“矿山救援培训中心”,计划要建6层楼。这位曾在乡政府任职的干部说,当时国家对矿山救援培训的项目有所补贴,开发商也就打起了这块地的主意。

但乡政府召开听证会后,这一计划被否决,此事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从2005年被拍卖至今已10个年头,在岁月的蹉跎中,这栋古建也因为缺乏实质的资金投入,未得到实质性的保护和修葺。

今年10月,开发商开始在古建上大兴土木。

西岭村村委主任莫石荣说,开发商刚开始是在主楼后的空地上填土打桩,“我们还不太清楚开发商的意图”。后来,前面的厢房上也开始有人施工。

莫石荣说:“看见屋檐的瓦口用灰浆补好了,当时以为是在维护,现在,又把厢房和门楼推倒了,主楼不知道还保不保得住?”

10年前“不拆除古建”的承诺,为何被摒弃了呢?

11月3日,记者联系上了古建的所有人胡先生。他表示,拆除厢房和门楼是因为古建年久失修,内部结构出现了腐化,一旦垮塌容易造成事故。“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即便拆除,我对这栋楼有合法处置的权利。”

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对古建大兴土木,开发商更多的还是经济考虑。他拿出一份开发商发出的招租公告,上面写有“西岭圩市街整栋房屋(西岭当铺)及后院整体招租,面积约2000平方米,可用于大型超市,价格面议。”落款正是购买古建的开发商胡先生。

11月1日,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古建主楼后方平台,十几根桩子已经架好。施工人员说:“接下来就是搭棚子,不知道老板是要起超市还是别的。”

而对于是否拆除主楼,是否恢复古建的厢房与门楼,开发商胡先生未置可否,只表示正在做进一步规划。

它还能留得住吗?

无论是改做超市还是做其他的保护性开发,这栋百年古建一旦被拆除,想恢复原貌将极其困难。

西岭乡乡长李财贵说:“西岭乡对这栋古建的态度和西岭村委一样,就是坚决不能拆。”

李财贵介绍,10月20日开始,开发商对古建的一部分进行了拆除,之前未向乡政府或者任何部门报告。21日,乡政府得到当地居民和西岭村村委的反映后,已经和开发商做了沟通,要求其暂时停止施工,并向县政府办做了汇报。

李财贵说,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是这栋百年古建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从法律上来说,开发商拥有其房屋和土地使用权。”换句话说,这栋古建是开发商私人所有。

“目前,乡政府只能和开发商尽量沟通,想办法保住古建。”李财贵无奈地说。

他还表示,这栋古建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承是西岭人难以割舍的情感,乡政府建议进一步将其申报为保护文物,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利用。

听说西岭村古建部分被拆的消息,恭城文物管理所所长秦保义长叹了一口气。“唉,太可惜了!”这位在恭城从事了15年文管工作的所长对县里的古建了如指掌,“老当铺我们去考察了很多次,是很有历史意义和文化背景的地方,应当予以保留。”

秦保义说,根据该县文物保护的管理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拆除、破坏已经列入文物保护目录的古物古建,“但老当铺虽然历史久远,却还不是文保单位,未受相关规定保护。”

如果想更好地保护它,申报文物保护单位是较好的途径之一,这样可以获得国家的资金进行维护和修缮。但前提必须是业主也就是古建的开发商配合申报,从开发商目前的态度来看,难上加难。

无论是当地村民、乡政府、文物保护单位都想把古建保留下来,但实际操作起来也正是卡壳于此。

今年4月9日,自治区住建厅公布了广西第一批传统村落名目,恭城西岭乡西岭村入选桂林62个村落之一。

在随后出台的《加强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中明确提出,对传统村落要挂牌保护,对重要而又闲置的历史建筑,将探索政府回购、社会认领保护等多渠道保护方法。同时严禁破坏各类保护对象,对传统村落内的其他建筑,必须严格遵守保护发展规划,获得乡村规划建设许可后才能实施。

这一系列规划和政策的出台,或许能让人看到西岭老当铺这样的古建被保留的曙光。

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条件薄弱,目前广西仍有很多古村落“养在深闺人未识”,和西岭老当铺一样,很多古建筑都是自然损毁、人为破坏严重。以灌阳县唐家屯为例,村中依照“四纵四横”而建的古宅,虽然依稀还是当年的模样,不过村里的古建筑不少都已毁坏、坍塌,许多有价值的文物所剩无几。

长期研究古民居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原副院长朱涛表示,目前全区完整的古村落所剩不多,纳入国家和自治区保护的更少,这意味着农耕文明和历史文化遗存正大量散失。

目前,西岭村的这处古建施工已经暂时被叫停。而对于西岭村想保住这栋古建的人们来说,他们是在和开发商的时间赛跑,一旦主楼轰然倒下,这段代表百年记忆的历史就将逝去。

推荐阅读:

江西:新余发现10处古村落59处古建筑挂牌

山东淄博:保护古建筑纳入村规民约

郑州:古建筑保护难与城市化有关

古建保护重在“魂”而不是建筑本身

(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