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洪湖:呵护生态资本 实现绿色崛起

2015年11月19日 09:19紫荆网高丽君

中国园林网11月19日消息:冬日洪湖,波光粼粼,美景如画,静谧之中的生态之美淋漓尽致。舟行于洪湖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潭湖植被恢复区,在清悦的《洪湖水浪打浪》的悠扬歌声中,记者被水天一色、烟波浩渺的洪湖景色深深吸引:荷花盛开虽已不见,但墨绿的荷叶和芦苇等各种水草点缀于湖面,白鹭、须水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同行的洪湖湿地管理局局长朱俊华告诉记者,这样的美景在2004年之前的十余年曾经绝迹。“上世纪90年代,由于过度推广围网养殖技术,洪湖70%的水域被竹竿渔网所吞噬,生态严重恶化,水质急剧下降,水禽和天然鱼类剧减,水生植物几乎绝迹。”

作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泊,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53万余亩的洪湖是江汉平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生态屏障,也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繁殖和越冬之地,被誉为“中南之肾”。以洪湖为中心,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淡水渔业生产基地。

基于此,2004年以来,湖北省对洪湖采取生态环境抢救性保护措施,斥资7000万元人民币拆除围网37.7万亩,安置离湖渔民3000多户。

随后,在国家林业局、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全球自然基金的帮助下,洪湖保护区金潭湖植被恢复区采取封闭式管理,辅助人工种植方式,并开展植被恢复示范工作。恢复区内植被种类由30种增加到38种,覆盖率从原来不足30%提高到85%以上,植被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

以金潭湖为代表的长达10年的生态修复工程,终于让洪湖重现生机。截至目前,洪湖水生植被面积恢复到85%,核心区水质由四类转变为二类。如今的洪湖莲甜菱香,生态旅游业也得到蓬勃发展,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依托生态旅游的发展,“离湖上岸”的渔民,大部分实现了转产转业。他们有的成为保护区或旅游区的工作人员,有的则依靠发展第三产业致富。

洪湖的修复治理过程,是中国生态文明进步的一个样本。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湿地资源的恢复和保护,相继实施了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湿地保护规划,以及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扩大湿地面积,增强湿地功能。10年来,受保护湿地面积增加了525.9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30.49%提高到43.51%。
 

推荐阅读:

石柱1.5亿打造西南地区山地溪流国家湿地公园典范

温州三垟湿地公园建设成果已初现

滨州龙江湿地公园注入文化元素

湖南道县湿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紫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