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22日消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寺塘村紧挨着黑泉水库,站在寺塘村口,水库的盈盈碧水尽收眼底。这个以宝库河为主要供水源,总库容量1.82亿立方米,日供水量30万吨的水库,是西宁市目前最重要的水源地,大通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张延安说,70%以上的西宁市民饮用水,依赖黑泉水库供给,可以说,黑泉水库是西宁市乃至青海省的重点生态保护区。
一面火炕,改变的不只是生活方式
黑泉水库建设时淹没了寺塘村的部分土地,2000年,寺塘村百余户村民,在政府的安排下离开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绿水之下是他们曾经的家园。
别情依依。寺塘村党支部书记童胜文说,离开寺塘村的时候,迁徙的村民们每个人泪流满面。
十年来,留下来的村民,在故土上展开了一场革命性的生态保卫战。
每逢冬季,火炕是青海农村必不可少的取暖设施。盘坐在童胜文家的火炕上,我们感受着来自火炕的蒸蒸热气,可是与我们熟知的火炕有所不同的是,童胜文家的火炕上居然闻不到一点炕烟味。原来几年前,在大通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下,寺塘村的村民统一换上了新型水暖火炕,这种火炕的炕面下安装了直径50厘米的水管,只要将水管里的水加热,管子里的温度就能持续一天。
童胜文说,对于一户普通农家来说,最耗烧柴的就是煨炕了。十年前,他家每年越冬的烧柴要砍整整两卡车的黄刺、沙棘、金露梅、银露梅、杜鹃、山生柳……山上长啥,老百姓的灶里就烧啥。
“虽然政府也管得严,可还是有不少人偷偷地砍伐树木,山越砍越秃,林子越砍越稀,没几年工夫,村子周围的山头上,再也看不到一棵树了。”童胜文说。
生态环境的恶化,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一年,山上下来了一股洪水,洪水把两户人家的房子给冲垮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童胜文至今仍唏嘘不已。“现在好了,有了水暖火炕,村里人再也不用上山砍烧柴了。”
宝库乡党委书记谢骥介绍说,童胜文家的这种水暖火炕,是一项由政府投资的生态惠民工程,如今在宝库乡的老百姓家里十分普及。
在寺塘村,每一个巷口都立着一个塑钢垃圾桶,村口的空地上更是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铁质垃圾斗。童胜文说,根据县乡两级政府的规定,如今村民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都要集中处理。
我通过张延安了解到,为了防止黑泉水库库区村民生活垃圾污染水源,大通县环保局在库区内的寺塘、孔家梁、山城、俄博图4个村子设置了垃圾桶和垃圾斗,并对村民们产生的生活垃圾采取了“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置”的处理措施,诸多举措有效杜绝了村民将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或是直接倾倒在水源地的现象。
村民断指求生,立公约确保“牲畜平衡”
寺塘村是一个农牧兼营的村子。村里共有1030亩耕地和56000亩草场。童胜文说,寺塘村平均海拔2780米,因为海拔较高,土地贫瘠,寺塘村的庄稼产量很低。庄稼歉收,畜牧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寺塘村的主导产业。
“最多的时候,村里有6000头牛、万余只羊,放牧的季节,村子后面的山坡上密密麻麻地全是牲口,草根本不够吃,牛羊咋养都不上膘。”童胜文说。
载畜量过大,对黑泉水库周边地区生态安全也造成了危害。“山上的草全被牛羊啃完了,下一点点雨,洪水就发得看不成,泥汤汤全流到了宝库河里了。”童胜文说。
大自然用这样的方式,为寺塘村的村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解决草场载畜量过大的问题,几年前,寺塘村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乡亲们各抒己见,表达了对生态环境恶化的焦虑和关注。
与其坐而等死,不如断指求生。最后,乡亲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决议,按照每6亩草场养一只羊,每10亩草场养一头牛的标准实施放牧,村民家多余的牲口一律实施圈养。这是寺塘村的村规民约。
为了支持寺塘村村民们养殖的积极性,大通县委县政府给村民们调配了一批高产燕麦的种子,这种亩产上千斤的燕麦,有效弥补了寺塘村牲畜饲料的缺口。
寺塘村村民祁发奎家今年养了100只羊、50头牛,是寺塘村的养殖大户。祁发奎说,因为草场面积小,他家的大部分牲口都是圈养的。圈养牲口,让祁发奎多操了不少心,我问他为啥不把牛羊赶到山上,祁发奎笑了:“我的羊把草吃光了,我儿子的羊吃啥?”
类似的故事在宝库乡不是什么新鲜事。平均海拔3260米的巴彦村,是大通县唯一的纯牧业村。巴彦村有30万亩可利用草场,几年前,因为载畜量过大,他们也遭遇到了和寺塘村一样的生态危机。“那几年鼠患把我们害苦了,草原上到处是黑土滩,家家户户的草场都遭秧。”巴彦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民说。资料显示,草原鼠害的元凶是鼠兔,这是一种需要开阔视野的鼠种,只要牧草茂密它们就无法生存,可是当它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毫无遮拦,鼠兔便会肆意繁衍,这就是为什么草原退化越严重、鼠类越横行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从巴彦村边流过的巴音河是宝库河的重要支流,草原退化了,大量泥沙夹杂着牲畜粪便流到了河里,连村民自己喝的水都成了问题。
灾难警醒着人们,巴彦村的村民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挽救巴彦村濒危的家园。
“我们将村里的牲畜量控制在8000头牛和12000只羊。”刘建民说。但是保护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分页]
“为了解决我们村因为过度放牧导致的牲口种群退化的问题,县里在我们村实施了牲畜换种工程,用更加优良的牲畜品种,取代以往退化的牲畜品种,牲畜的水膘(膘情)情况明显好转,死亡率大大降低。”刘建民说。“以往我们一只羊可以宰50斤肉,现在宰70斤肉的很常见。”
畜情好了,经济收入有了保障,老百姓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也高了起来。为了治理黑土滩,保护巴音河,每年秋天,大通县和宝库乡都会组织村民捋草籽,补种黑土滩,大通县农牧局也调拨了大量优质草籽,支持村民们种草。
西宁市委常委、大通县委书记宋晨曦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经济发展是政绩,生态环境保护也是政绩”的绿色政绩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好家园。
几年下来,巴彦村的黑土滩得到了全面治理,青山绿水重现于人们的眼前。
青山绿水化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水库周边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是影响水库水质的决定因素。”大通县林业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我通过大通县林业局获得了这样一组数据,2014年大通县森林覆盖率为38%,位于全省前列,而张家滩村的森林覆盖率在大通县算是较高的。
张家滩村位于黑泉水库下游,是宝库河水流到西宁的必经之路。
谢骥介绍,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宝库乡聘请了近百名护林、护草员,他们成为了绿色宝库的民间守护神。50岁的张家滩村村民张连得便是宝库乡聘请的护林员,提起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张连得感受颇深。
“闹阿大也是护林员。”张连得说。
张连得的父亲当护林员的时候,张家滩村最缺的就是烧柴,为了能多砍几棵树,村民们和张连得的父亲打起了游击战。“白天不砍,专挑晚上闹阿大睡觉了才砍树,有几次,闹阿大抓到了砍树的人,还打了仗。”张连得说。
张家滩村村后有一块不大的滩地,张连得说,他小时候,滩地上长满了桦树,没几年的工夫,就被村民们盗伐光了。
“那时候,老百姓家里日子不富裕,买不起煤,不砍树,到哪里寻烧柴?”张连得说。
漫步在张连得说的那片滩地上,我不禁怀疑起自己的眼睛。不大的滩地上云杉稠密得连只羊也钻不进去。看着我满脸诧异的样子,张连得笑了,他说这些树都是村民们这几年种的。
从十年前的乱砍滥伐到今天的主动造林,是什么原因,让村民们的生态意识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为了打消我的疑虑,张连得将我带到了村民李寿全家。和普通农家不一样的是,李寿全家的花坛里,种的不是惯常的观赏花卉,竟是一排排云杉苗。
李寿全的妻子张元寿告诉我,几年前,李寿全听说种云杉苗能挣钱,就决定试一试。
那年春天,李寿全将地里的青苗给拔了,种上了云杉苗。
三年后,李寿全家的云杉苗终于有了收益。“这几年国家大力倡导植树造林,我家的云杉苗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张元寿说。
李寿全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亩地种庄稼,每年最多能收入几百元钱,可是种植云杉树苗,三年至少能挣十五万元。调整种植观念让李寿全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在张家滩村,像李寿全这样因为种云杉苗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张家滩村共183户村民,1200亩耕地,如今近一半的村民家都种上了云杉。“十年前,乡亲们连山上一根筷子粗的柴火棒棒都捡回家当烧柴,如今,村里连坑面大的地方都种上了树,村里的环境一天好过一天。”张连得说。
保护青山绿水就是保护金山银山,在保护“青海蓝”的同时,也要分享到“绿色福利”,是中共青海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发展目标,张家滩人用自己的实践完成了生态产业与致富梦想的完美结合。
推荐阅读: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