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2015年12月29日 08:41人民日报 丁晋清

中国园林网12月29日消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对于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对待自然,面对自然无所作为,更不是要停止经济社会发展;而是强调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做到发展和保护相统一,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彰显自然价值与自然生产力的理念,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和条条框框,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有机融合、和谐统一。

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发展以绿色循环低碳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旨在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幸福美好生活。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而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须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消除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威胁,逐步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近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瓶颈制约是资源环境,突出的短板也是资源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坚持绿色发展,必须把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同时,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把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着力点、展现我国制度优越性的发力点。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政策落实,严格生态安全的底线、红线和高压线,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意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搭好基础性框架,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执行和问责。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推荐阅读:

泉州林业科技精准发力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湖南: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攸县

遂宁:抓住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权实现森林“双增长”

江西:三清山生态文明建设引各方点赞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