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践行绿水青山生态路 定每年6月30日为“生态日”

2015年12月29日 08:54新华网浙江频道 徐乐静 翁璟

中国园林网12月29日消息:2003年,浙江省安吉县设立“生态日”,成全国创举。

2010年,浙江定每年6月30日为“生态日”,成全国首个设立生态日的省份,再创全国先河。

在众人眼中,浙江是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浙江经济”举世闻名。然,对浙江人而言,只有绿水青山才能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生态才是最大的红利。

十余年来,浙江坚持“两山”理论,从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到建设生态浙江、美丽浙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将生态转化为红利,更努力将其积攒成子孙后代的福气。

守护绿水青山浙江义不容辞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是浙江的“西大门”。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所困,开化工业经济不发达,成为全国贫困县。

即便如此,一届届执政者也不敢好高骛远,坚持守护钱塘江一江清水的重要使命。

开化人相信,只要守住了这一片绿水青山,自然可以厚积薄发走上致富路。因为他们有这个先天优势。开化县域版图的85%为山地,山林总面积2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4%,位居全国前列,全县地表水水质达一类水标准,被划定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在践行生态路上,开化不仅走在浙江省前列还走在全国前列。1997年,开化县开始建设全国生态示范区;关停近200家小造纸、小水泥、小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关闭343处石煤开采点……2002年开化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2011年7月,开化又被环境保护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并被列为第三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

走在开化的农村里,不时可以看见刻有“封山、禁渔、禁采矿”字样的百年石碑,听到“谁偷捕盗伐就要根据村规民约进行处罚”的故事……

作为国家生态县,生态是开化的金字招牌。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优势?开化提出以经济生态化、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为目标,打造国家东部公园。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首先提出,是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设立了多达1200处风情各异、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

“好山好水就是福气,保护生态就是政绩,这是开化干部群众的共识。”前任开化县县委书记鲍秀英曾说,打造国家东部公园,是从更高层次、更新起点延续“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努力为生态功能地区转型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

守护绿水青山犹如一场马拉松接力赛,浙江各地的主政者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坚定不移地一届接着一届抓,一棒一棒往下传。

如今,在浙江大地上,已经拥有49个省级生态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的半数以上;还有包括开化县、安吉县、泰顺县等十余个国家级生态县及3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践行生态路 十余年磨一剑

2002年,浙江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绿色浙江”。

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生态省”, 安吉县设立我国首个“生态日”。

2010年,浙江率先全国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2012年,浙江省将“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作为建设现代化浙江的重要任务,提出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

层层递进,一步一个脚印。十多年光景,只为磨一剑,一把“生态”利剑。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早在2004年10月,一场席卷浙江全省的环境污染整治大会战——“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在浙江打响;2008年,“811”环境保护第二轮3年行动启动;2010年6月,“811”生态文明建设五年推进行动再次启动……连续三轮“811”行动让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在浙江扎根。

2005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并对钱塘江源头地区的10个市县实行省级财政生态补偿试点,不让因保护生态而牺牲发展机会的地方吃亏。

同时,浙江省委、省政府还对部分县(市、区)取消GDP考核,下决心“宁可舍弃黑色GDP,也要守护绿水青山”。

如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重点项目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4.3亿平方米,实施“三改”5.1亿平方米;全省拆违自拆率达到90%以上,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改一拆”不仅拆出了发展空间,拆出了美丽环境,同时促进了民生改善,推动了转型升级。而“五水共治”更是治出了政府自信的精气神,得到了百姓点赞。<

截至今年10月底,浙江全省治污水累计完成投资499.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6%;累计完成黑臭河整治434公里,完成率为97.3%。已完成3127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完工率156.4%;6大行业纳入整治范围内的5740家企业已关停2219家,搬迁或整治提升3465家…… 

释放生态红利 绿水青山转金山银山

“放慢生活节奏,漫步山水间,醉一次氧,给心灵放个假……”在浙江,生态的红利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实现生态梦想,我们的思路是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内生动力。”鲍秀英表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壮大,开化已经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传统文化产业光彩夺目,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交相辉映。

随着“逐绿”工商资本的进入,今年以来,开化已有甲壳虫动漫文化产业园、钱江源水湖枫楼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等超过20余个生态休闲项目先后入驻。

同时,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奔着开化的“山水客厅”而来。

今年上半年开化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同比增长三成多。青山黛黛,碧水潺潺,开化的山水资源正逐渐变为“山水银行”。

在同样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莲都区,更是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努力守住这个“金饭碗”。

莲都区委书记葛学斌表示,莲都将把民宿与乡村、旅游、文化、养生农业以及当下流行的创意经济、创意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成为丽水市乃至浙江省民宿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葛学斌有一个莲都梦,在互联网+的思路下,将“旅游+”的理念渗透在莲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他希望“旅游+”能在莲都生根发芽。不仅是“旅游+农业”、“旅游+乡村,+城市,+特色小镇”以及“旅游+教育”和“旅游和互联网牵手”等,一切看似与旅游无关的,又与旅游息息相关。

“让 “中国•莲都”像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般张开花瓣,并扩散开来……“葛学斌如是说。

在今年的生态日上,浙江省省长李强再次强调:生态是浙江在长三角最大的优势,生态良好是浙江必须坚守的发展底线,要把每一天都当天“生态日”。

推荐阅读:

《福建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石嘴山:坚持绿色发展绘就锦绣生态画卷

泉州林业科技精准发力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