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7日消息:6日,市政府公布了《扬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私立扬州平民中学、得胜桥富春茶社和龙头关遗址等19处老建筑列入其中。这是继2011年公布扬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37处)后,又认定的扬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
扬州第二批历史建筑主要有6个特点:老字号商业建筑得到了强化;民国建筑数量比较多;会馆和构造物等类型得到补齐;“寻常”人家住宅和“新扬州园林”的代表得到充实;近现代产业建筑得到补充;抗战时期和解放后的历史建筑得到挖掘和补充。
19处历史建筑各具价值
耿家巷22号朱氏住宅
建于民国,坐北朝南,大门朝南,两路三进。西路建筑为主房,东路为附房,为扬州典型的合院式布局,房主朱氏曾在此从事私塾教育。
新华东巷11号吴氏民居
建于清末民初。坐北朝南,大门朝南,一路三进,屋后原有小花园。
东关街167-7号民居
始建于民国,原为普通民居,但经过现屋主杜祥开近年来的精心修葺,精致而有内涵,为“新扬州园林”运动中的杰出代表。
文化里23号民居
建于清代,坐北朝南,院门西向,三间两厢格局。这种平面布局是扬州传统住宅的基本单元。两房间宽八尺,八尺为一寻,相加十六尺为一常,寓意“寻常百姓”之家。
耿家巷36号支姓住宅
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大门南向,两路布局。东路依次为院门门房、客座和厨房。西路为住宅一进,三间两厢布局,为扬州典型的合院式布局。
湾子街155号民居
建于清代,坐北朝南,院门东向。前后两进,合院式布局,格扇门窗齐全,天井四周有廊,内有假山、鱼池、小桥等。为“新扬州园林”运动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南河下28号工人新村
建于1950年,是扬州最早的工人新村,是扬州近代按标准化设计建造的单元式住宅的代表。结构为中式排山和西式木屋架混用,空间布局遵循当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功能优先的原则,摆脱了扬州传统合院式空间布局模式的影响。
得胜桥35号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位于得胜桥35号,创办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现存主体建筑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扬州仿古建筑的代表,现代装修。富春茶社为扬州百年老字号店铺之一,被公认为淮扬菜点的正宗代表。
古旗亭三星浴室
建于民国时期,属于扬州传统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其内部布局显示了扬州沐浴文化特色,也是扬州百年老字号之一。
广陵路小觉林素菜馆
建于清代,清代晚期扬州妙心庵住持觉林师太出资开设,扬州百年老字号店铺之一,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一路七进,采用了扬州传统合院式空间布局形式及前店后宅式的店铺型制,格局完整。
三义阁寄园
建于1912年,是扬州民国时期老字号旅馆之一,典型的合院式布局,建筑大门北向,东西并排,前后两进,均为上下两层串楼,南侧另有附房。
扬州大麒麟阁茶食店
建于民国,扬州百年老字号店铺之一,现存建筑坐东朝西,两路两进,采用了扬州传统合院式空间布局形式及前店后宅式的店铺型制,格局完整。目前东面加建了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作坊。
九巷10号朗氏家庵
建于民国,坐北朝南,由东西向巷道进入,建筑分两部分,东部为门房与庵堂;西部方形串楼,为家庵念经房,其二层上的转经廊格局独具一格。
漆货巷酱业会馆
建于清代,合院式布局。主房坐北朝南,单进两路,主房东南建有船厅,西侧有花园。大门东向,反映了传统建筑布局中流线安排与城市巷道结合的灵活性。
郭坚忍办学处
建于民国,现存房屋一栋,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带廊,硬山顶。扬州近代历史名人郭坚忍曾在此处办扬州私立女子公学。
私立扬州平民中学旧址
建于民国时期,现存建筑整体平面呈“L”型,上下两层,主体结构为砖木混合结构,为扬州民国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代表。2013年修缮为“江上青烈士事迹陈列馆”。
育婴巷3号小人堂
建于民国,坐北朝南,大门已毁。原规模较大,现存房屋分东中西三路组建筑,均为硬山顶。扬州近代著名的慈善建筑之一。
江苏省立原蚕种制造所
育种室旧址大楼
建于民国二十六年,建筑坐北朝南,面阔八间,进深三跨,两坡悬山顶,其上开有四组老虎窗,地面以上三层,地下室一层。建筑属于近代砖木结构,属于扬州近现代产业建筑的典型。同时,它也是扬州桑蚕业艰难发展的历史记录。
龙头关遗址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间(1556),清代重修,2003年修复。因关下面置双龙头(又称螭首)而得名,为单孔砖石结构闸关。龙头关既可以调节水位,又起到防御的功能。因此该遗址具有较强传统水利设施艺术标本研究价值。
读报词典
何为历史建筑?
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它们都具有历史记忆价值、文化象征价值、标本研究价值。
推荐阅读:
(来源: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