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今年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建20个艺术创作基地

2015年02月12日 10:05鑫报(兰州) 张小燕

中国园林网2月12日消息:新建成3000个“乡村舞台”;实施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立20个艺术创作基地;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昨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2015年,我省文化工作将紧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主题,强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传承发展、戏剧大省等建设工作,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文化支撑。

新建成3000个“乡村舞台”

持续抓好“乡村舞台”建设。新建成3000个“乡村舞台”,总数达到近万个。同时,对2014年建成的6625个“乡村舞台”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设施、组建队伍、强化服务,扩大建设成果。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建设。持续抓好省图书馆扩建工程,市州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推动“一院一场”。继续做好“四馆一站”(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

推广金昌市创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兰州市创建示范项目已取得的经验做法,完成张掖市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定西市“百姓舞台”、酒泉市“图书漂流活动”示范项目工作。

实施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持续抓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以实施“历史再现”工程为抓手,创新博物馆建设模式,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新建各类博物馆130个,总量达到350个,逐步建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博物馆集群。继续推进文化资源普查,建成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信息系统。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保护经费倾斜,加大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加大长城保护和维修力度,重点实施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与敦煌、山丹等相关县市区长城重要区段保护加固等项目,全面展示长城文化。积极做好我省丝绸之路申遗扩展项目申报的前期工作,确保我省世界文化遗产数量的优势地位,向更高目标冲刺。

全省建立20个艺术创作基地

加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作。开展“中国梦”主题创作和展示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做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创作活动。着力推进《甘肃省2014—2018年戏剧大省建设规划》的实施,建立选题指导制度,实施“甘肃戏剧剧本工程”,面向全社会征集戏剧重大题材创作项目,建立剧本储备库。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标杆,力争推出2-3部舞台精品剧目,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评奖活动中有新的突破。召开艺术创作专题研讨会,精心规划艺术创作题材及创作重点,统筹舞台艺术创作资源,着力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倾力推动和打造敦煌画派,继续实施好“西风烈·绚丽甘肃”原创歌曲创作工程,带动书法、舞蹈、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其他艺术门类全面发展。在全省工厂、农村、建筑工地等基层和一线建立20个艺术创作基地。

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

继续做好甘肃文化海外交流工作。挑选甘肃文化艺术精品,大力宣扬“丝路花雨”、裕固族歌舞、“甘南藏文化千幅唐卡”等代表我省“敦煌、丝路、多民族”的特色文化。利用一切对外文化交流时机,积极与国外文化机构、企业等洽谈文化交流合作事宜,推动文化交流与旅游、商贸等“打包”、组团走出去,着力提高我省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文化交流水平。积极发挥甘肃特有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际性节会、展会平台,积极协调文化部邀请丝路沿线国家文化官员及文化机构、企业代表来甘参会参展,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寻求文化合作伙伴,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组织文艺院团参加相关国家举办的文化活动,不断扩大敦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甘肃文化走出去。加强甘肃文化的国内交流力度。筛选优秀剧目,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文博会、艺术节等,发挥西北五省区文化发展战略联盟、京剧院团联盟的作用,抓好面向国内其他省区的文化交流。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挖掘整理一批对港澳台文化交流精品项目,加强地区间文化交流合作活动。2015年上半年,精选代表我省区域特色的典型非遗项目,组团“打包”赴香港进行展演展示活动。

推荐阅读:

上海:青浦区着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两项中国园林传统技艺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灵台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总藏量逾千余件

安徽:古城安庆开展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来源:鑫报(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