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拟建4处蓄水小池塘 下沉式绿地吸收雨水

2015年03月18日 09:15舜网-济南时报曹莫

中国园林网3月18日消息:在“海绵城市”建设框架中,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17日,记者从二环南路工程项目部获悉,该道路工程已融入了“海绵”建设理念,通过新建下沉式绿化带、蓄水小池塘等,让市政道路变身存水“海绵体”。

工程进展1.5万平方米下沉式绿地吸收雨水

3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二环南路工程建设现场看到,除大部分高架箱梁已浇筑完成外,尤其是舜耕路以东路段,部分符合条件的地面道路也开始进行刨掘施工。据了解,道路绿化设施也预计将于四五月份开工,这就意味着,能够体现道路“海绵”特性的工程内容,很快将付诸实践。

市政公用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汛期到来后,二环南路沿线的雨水口将起到较强的收水作用,将降雨收入道路周边的兴济河、兴济河支沟、石青崖河、十六里河4条河沟。目前,部分河沟已建成拦水坝,用于汛期拦蓄水源。

此外,在人行道上,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建设生态树池,铺装几千平方米透水砖,并在人非隔离带建设14860平方米下沉式绿化带。这种下沉式绿化带,是指让绿化带下沉,比立沿石低10厘米左右,并设置沟槽,方便雨水顺流而下进入绿化带中吸收或下渗。

“我们还计划在英雄山立交桥下试点建设约4处蓄水小池塘,主要通过建设雨水管收集高架桥面径流,并铺设石子起到净化过滤功能。”该负责人表示,过滤后的水源,将流入中央绿化带,池塘施工则将在招投标完成后实施。总体框架二环西路等也将进行“海绵式”改造

遵循“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道路交通系统应起到蓄水作用,将降雨留住用好。市政公用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道路主要采取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模式,将道路径流通过管道等收入沉淀池、湿塘、雨水湿地等存蓄使用,溢流部分则通过雨水管渠或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排出。

“在大明湖兴隆片区试点区内,二环南路、兴隆路、兴仲路、旅游路西段(历阳大街-舜耕路)等都将按照这一理念实施,进行透水铺装、雨水口截污、下沉式绿地等改造工程,达到渗、滞、蓄、净、用、排的目的。”该负责人说,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既能解决道路径流内涝等汛期城市病,又能将其利用起来补充水资源。

据了解,对在建的二环西路南延快速路工程,及计划实施的舜世路二期南段等市政道路工程,也将实施人行道、附属停车场及广场透水铺装,适当建设下沉式绿地、生态树穴及雨水调蓄池等,增大地表水渗入量,最大限度发挥道路集水功能,蓄积雨水用于道路浇洒及绿化等。

推荐阅读:

北京山区公路将增设灌溉蓄水池

广东将综合考虑景观和蓄水防涝推新建设模式

河南开封:西湖景区开始蓄水 9000亩全开放性大公园

郑晓云:一遇大雨就淹的昆明需要一批景观蓄水池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