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3日消息:眼下正是花卉苗木销售的旺季。3月31日,记者在南宁市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示范区采访时看到,不少花农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摆在了种满鲜花的田间地头,以方便外来客商随时联系采购;经纪人、客商往来穿梭,一派兴旺繁荣的景象。
据了解,今年以来,花卉长廊沿线村屯在政府的引导下,把握“花样南宁”建设契机,优选花卉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拓宽销售渠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区内外客商,“十里花卉长廊”品牌效益日渐凸显。
A
微信成销售“神器”
当天下午,那安村花农高小妹站在自家租种的花地中间,变换各种角度用手机拍照—她可不是在自拍,而是要把拍下的鸳鸯茉莉通过微信发给客户。“有图有真相”,对方足不出户就谈妥了一桩生意,接下来高小妹只需要静待客户上门取货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我们家种花有五六年了,以前全靠电话联系生意,人家要看个样品都挺麻烦。”高小妹说,自从有了微信后,她第一时间就抓住了这一“神器”,从种苗采购到花卉销售都用微信联系:“都是老客户,大家彼此信得过。”
在“那安花海”中心区租种12亩土地,安装喷灌设备,农忙时节还得雇工,粗粗算下来,高小妹夫妇今年种花的投资就不少于5万元。“我们算过了,基本上是稳赚不赔。”高小妹指着路旁一块空地自豪地说,“这里本来种着500多棵紫薇,今天上午有人一次买去了,卖价还不错。”在她看来,与那安村以及周边村屯那些“大户”相比,自己这12亩花地只能算是“小意思”。“现在大家都懂,要想致富就多种花,你看这周围,能上的地基本上都种满了花。”她说。
“出租土地有租金,自己种花有收入,到别人租种的花地干活有工资,做经纪人也能赚不少信息费。”那安村村长蒙润君告诉记者,随着十里花卉长廊建设,该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花卉产业中收益。“以前种速生桉、种甘蔗,一亩地一年下来也就得几百元钱;现在光是出租土地,每亩一年最少也得2000-3000元。”蒙润君说,现在到“那安花海”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一些心眼活的村民已经着手搞盆景、办农家乐,从旅游经济中分一杯羹。
B
3700多人种花致富
“你问为啥来这里种花?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十里花卉长廊,知名度有了就不愁销路。”在那安村通村公路附近,从外地到该村租种土地的陈福清告诉记者。
与那安村本地村民不同,陈福清种植的主要是金橘、黄皮果、杨桃等果木。不过,陈福清并不是等着这些果木挂果,他卖的是这些树本身。“与那些草本的花苗、灌木之类相比,种植这些果木成本比较高,养护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不过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陈福清租种的土地临近公路,每亩每年租金要6000多元;即便如此,陈福清仍然觉得这笔投资很合算:“十里花卉长廊名气大,很多客商都来这里采购花卉苗木,只要打开了销路,何愁没有钱赚?”陈福清说,他还在林木中放养一些鸡、鸭,形成自己的“林下经济”,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据兴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十里花卉长廊以建设“国家生态农业旅游创新示范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着力打造民俗风情体验、特色花卉园艺观赏、农业观光体验等“最美壮族花乡”品牌效应。为此,兴宁区积极整合原有花卉苗木资源,提升生态农业资源利用,目前示范区内有那井新品苗木种植示范区等相关企业300多家,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上千个品种,“致富花”已然漫山遍野。已有多家本土企业对片区开发产生浓厚兴趣,江苏、浙江、四川、台湾等外地企业纷至沓来,洽商项目合作事宜;该城区还通过成立“林花木专业合作社”等模式发展花卉苗木的相关产业,沿线及周边6个行政村、3700多人从事相关产业走上致富路,年产值达4亿元;伴随着花卉长廊品牌效应的凸显,周边村屯垂钓、运动、养生等农家乐项目迅速兴起,旅游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推荐阅读: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