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6日消息:据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全球互联网新闻服务网站报道,瑞典于默奥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生物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指出,人类对森林和河流的不恰当利用方式,破坏了河岸生态系统的生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虽然许多地区的河岸生态恢复已有突破性进展,但仍需考虑恢复河岸环境周围的生态系统,恢复工作才能彻底取得成功。
于默奥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克里斯特·尼尔森教授说:“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人们在恢复生态时,却总是将森林和河流的恢复分开进行。当生长在水流域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人们可能会采取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局部恢复的措施。实际上,针对这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应同时考虑陆地和水域环境的恢复。”
河岸是森林与河流相交的地方,是森林和水相互受益的环境。一方面,河岸的树木为河流提供树荫,落入水中的树叶和昆虫可以为包括鱼类在内的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另一方面,河水泛滥的过程可以将泥沙沉淀物、种子和植物的其他组织带到河岸,而河岸新植物的生长则增加了河岸林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水生幼虫也是陆地昆虫、蜘蛛、甲壳类动物、蜥蜴和鸟类很好的食物来源;大型动物从河里带出的腐烂尸体含氮丰富,可促进河岸树木的生长。
尼尔森教授说:“森林与河流的这种自然的相互作用,对河岸林景观多样性的形成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恢复河岸植被对保持河岸物种多样性和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变化已经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陆地环境和水生环境,但目前我们对森林和河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气候变化的认识远远不够,导致在制订恢复计划时忽视森林与河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天然林中不受人为干扰的河流对气候变化的抵抗力,可能比被皆伐迹地或城区包围的河流更强。森林和河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忽视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地方级别的研究只注重短期效益。有少数研究考虑到了河道和森林的协调恢复作用,但很少评估长期效益。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