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8日消息:2015年,我市启动了“济南市林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效益评估”项目,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方面,首次对济南市林业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效益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64.41亿元/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4.21亿元/年。这两项价值总计288.62亿元/年,相当于2015年济南市GDP的4.65%。而通过评估结果计算,我市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可为每个市民提供相当于0.37万元的生态服务,也就是说,我市每一个市民,每年都可以分得3700元的“绿色红利”。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相当于7.5个卧虎山水库
在这次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中,我市选择了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等8类23项服务指标。在全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中,涵养水源价值量最高,占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量的34.29%;固碳释氧的价值量次之,占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量的24.58%。
我市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涵养水源82584.04万吨,相当于全市水资源总量的69.81%,相当于7.5个卧虎山水库、68个狼猫山水库的最大蓄水量。济南泉水的“源”在南部山区,而保证泉水源源不断的正是这片森林。我市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在南部山区开展造林绿化,涵养水源效果显著,对维持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用水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济南泉水的持续喷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对济南保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其另一显著作用——固碳释氧,则对济南的雾霾做着无声的对抗。我市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固碳76.81万吨、释氧160.12万吨、吸收污染物4.60万吨、吸滞总悬浮颗粒物635.40万吨,固碳释氧功能价值量占全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一。
每年可“出”5.78亿元
在济南林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中,湿地生态系统价值不可忽视,而随着我市对湿地恢复和保护力度加大,湿地公园的增加对于改善小气候、降解污染物的作用更是在不断增大。
评估结果显示,济南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中,涵养水源价值量最高,占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量的35.13%;降解污染物的价值量次之,占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量的23.88%。其中涵养水源8.51亿元/年、保育土壤0.09亿元/年、固碳释氧2.71亿元/年、积累营养物质0.66亿元/年、降解污染物5.78亿元/年、改善小气候0.60亿元/年、提供生物栖息地4.42亿元/年、科研文化游憩1.22亿元/年、清除颗粒物0.23亿元/年。
目前,全市已有17处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分别为小清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10处,分别为澄波湖省级湿地公园、土马河省级湿地公园、燕子湾省级湿地公园、大沙河省级湿地公园、遥墙清荷省级湿地公园、绣源河省级湿地公园、龙山湖省级湿地公园、锦水河省级湿地公园、浪溪河省级湿地公园、王家坊省级湿地公园;市级湿地公园4处,分别为鹊山龙湖市级湿地公园、清源湖市级湿地公园、滨河市级湿地公园、大寺河市级湿地公园。
截至2015年底,全市林地面积达366.86万亩,湿地总面积达33万亩,林业产值达160.91亿元,森林覆盖率达35.24%,并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推荐阅读: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