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太行山再掀生态绿化高潮

2016年11月24日 15:30河北新闻网董昌

中国园林网11月24日消息:去冬今春市共完成太行山人工造林60万亩。针对今年秋冬季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西部山区八县(区)更是提早谋划,迅速展开造林工作,确保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人工造林20万亩,全面完成年初全市制定的太行山造林任务。

标准化种植统一式管护

荒岭岗上长出“摇钱树”

11月18日,灵寿县柏峪村的荒山岗上堆着高高一垛树苗,村支书崔金花正指挥着20多名村民挖坑、栽树。树坑挖好时,她总会不厌其烦地提醒:“一定要保证树坑的深度,侧根要插进矿泉水瓶中。”

不远处的村民白文国,挖好一个树坑后,猫腰捡起身边的矿泉水瓶,装上多半瓶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一棵核桃苗的侧根插进了矿泉水瓶中,再慢慢将树苗放入树坑中填上土。

“这叫水瓶栽植法,是俺们县林业局专家发明的土法子。即便是三年后再挖出来,水瓶里也还有水,抗旱能力特别强。正是这种土法子,让俺们这儿苗木的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白文国还说,除此之外,挖坑深度、覆土厚度、施肥多少都有一系列的标准,并且还有专业技术服务队来现场全程指导。

“植树,三分栽、七分管。刚开始搞经济林种植时,管护也是俺们合作社最关心的。还好县里组织45名技术人员分成15支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到各个乡镇,在田间地头提供管护培训。”崔金花说,一年来,在林果专家的帮助下,合作社几千亩的核桃林长势旺盛,并且已经全部实现了统一式管护。

在平山县程口河村的核桃示范基地,村民毕金武正带领着乡亲们进行补植补种作业。种庄稼出身的毕金武,现在是程兴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员,合作社里像他一样的技术员还有14名。“经过专业培训的15名技术员,会把专业的种植技术和经验手把手传授给乡亲们,这样一来种植有了标准,而管护则由合作社统一完成施肥、浇水等工作,不仅降低了以往各自管护的成本,还提高了苗木成活率。”这家合作社的负责人王树增说,昔日的荒岭岗上政府出钱给种核桃苗,平常管护全部由合作社来完成,三年挂果后还能拿分红,最终树的产权还归自己家所有,再加上种核桃的收益远比种粮收益大。“眼瞅着‘摇钱树’能带来大收益,大家伙儿的种树热情能不高吗?”

据市林业站站长白文范介绍,发展以种植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是石家庄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建设的一大特点,除了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外,还要让身处大山的乡亲们致富脱贫。“为确保成活率,市、县(区)两级林业部门成立了多支专业技术服务队,前往田间地头,从树种选择、苗木标准、造林密度、栽植要求和栽后管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专业指导。”白文范说,标准化种植、统一式管护,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真正让昔日靠天吃饭的荒岭岗上长出“摇钱树”。

农户入社公司化经营

贫困户变身职业农民

在平山县榆林村1500亩核桃种植基地,村民马青华蹲在地头认真检查着刚栽下的核桃苗。“树苗没花钱,但树可是自己的,不认真点可不行!”马青华憨笑着说,这片岗坡上有他家2亩地,以前荒着没人管,一年到头也不往这儿走一趟,现在把两亩地入股进入了合作社,可他隔三差五却会来地里看一看。

[分页]

马青华说,从他记事起这块地都是靠天吃饭,十年九荒,可从去年开始建起了核桃种植基地后,荒岭岗上修了路,还建起了蓄水池,铺上了管道,以后乡亲们每天还是来田间耕作,但合作社却会给发上一份工资,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全村带来了新希望。“前些天,我跟年过八旬的老父亲讲起了这片地里的新变化,他坚持要来地里转一趟,回去后高兴得也是几天合不拢嘴!”马青华说。

在平山县王坡乡葫芦峪现代农业园区的一处植树现场,西王坡村的李秋海正在往树苗上涂着防冻液。回望身后新栽的核桃苗,李秋海讲起了他和爱人变身职业农民后的新变化。“原来守着10亩贫地,一年到头挣不上钱,天天守在地头,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现在10亩地全部流转给了公司有了近万元的收益,我和爱人还在公司打工挣钱,一年下来纯收入能到4万元,日子也一下子变了样。”李秋海说。

像李秋海一样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或社会企业,自己变身职业农民,实现脱贫奔小康的事例,在石家庄市的贫困山区还有很多。

在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建设中,除了市政府和西部各县(区)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外,本着“政府要绿、农民得利、社会受益”的原则,按照政府规划、大户(公司)带动、规模经营、市场运作的思路,很多种植大户、集体、农民合作组织、社会企业等纷纷加入发展林果产业,并通过“村两委+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吸纳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支持造林绿化,并引导着造林绿化向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正是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把太行山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与农民利益紧密结合在了一起,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农民植树造林的热情。

延长产业链探索深加工

穷山沟里托起致富梦想

随着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全面展开,石家庄市坚持林果并重、增林扩绿与管理增效相结合,在种植经济林同时,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真正为贫困山区的农民托起脱贫致富的梦想。

在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刚刚从内蒙古运来的30万吨羊粪正在被逐一运往田间地头。

“构建园区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是公司不变的理念。这些羊粪是最佳的有机肥料,已经被园区用了多年,这也是我们生产有机产品的底气所在。”该公司董事长刘海涛说,他们倡导有机种植,选取抗旱、耐瘠薄、丰产、高效的太行山薄皮核桃为主导产业,采取林间、坡埂种植苜蓿,再用苜蓿养鸡,粪便还田利用,建立起林草畜相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核桃的有机种植。

刘海涛说,今年,该公司生产的核桃油已经在北京等高端市场实现了1700万元的收入,并且公司还正在筹建核桃等农产品加工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另外,园区在引进观赏类花卉、采摘类水果、蔬菜等旅游产品,发展旅游观光外,还在谋划建设高效农业孵化器,吸引优势农业项目入园发展。

灵寿县陈庄镇结合当地土质,在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中选择种植核桃和板栗种植,并在石咀村和西庄窝村两个村尝试在板栗树下搞栗蘑种植。目前,两村试点均已成功,每亩地实现效益5万元。同时,该镇在扩大栗蘑种植规模的同时,还谋划建立栗蘑加工厂,完善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将栗蘑产业作为全镇一项主导产业加以推广。

随着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一项项衍生而出的林果产业项目也正在蓬勃兴起,植树造林将成为太行山上的一种新习惯,被世世代代延续,而山区的百姓也将从这郁郁葱葱的绿色中找到发展方向,尽早踏上实现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推荐阅读:

海口坚守绿色发展理念 五年完成植树造林11万亩

做好冬季植树造林 建设美丽中国

新疆第二师三十七团小城镇建设绿化植树忙

新疆石河子今秋完成3560亩30万株植树造林任务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