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9日消息:我国林产品贸易发展受到原料、市场、标准、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方向何在?12月2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林产品国际贸易论坛,以林产品质量与品牌——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主题,旨在为区域间林产品贸易发展搭建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林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国家林业局产业办主任刘拓在论坛上表示,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从2010年的将近1000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400亿美元,保持了7.5%的增速,但也遇到了需要解决的困难和挑战。东博会林木展是中国与东盟林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林业产业合作和交流。当前,我国正在制定林业产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与周边地区的木材和林产品贸易是规划的重要内容,这一系列政策将共同推进贸易的快速发展。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展位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勇表示,2016年全国林产品进出口呈现回稳向好的态势。从三方面可看出: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降幅逐季收窄。以人民币计价,第三季度进出口增长1.1%,增速比第一、二季度分别提高8.3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国际商品价格总体水平在波动中温和回升,对进口额增长拉动明显。
但目前林产品贸易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就国际方面而言,一是全球经济在危机后艰难复苏,贸易增长进入低速时期。二是逆全球化升温,国际贸易投资环境恶化。传统消费大国尤其是美国正大力推进再工业化,部分进口商品和生产环节被国内生产取代,各国纷纷实施显性或隐性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影响国际市场的公平。中国已成为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对象。三是多边贸易体制举步维艰,自由贸易区迅猛发展,全球贸易碎片化风险上升。四是国际林产品贸易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合法性贸易法规逐渐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手段。发达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禁止非法采伐的木材及其制品贸易,木材生产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和限制原木出口,木材加工国制定严格的产销链监管制度。
就国内方面而言,一是森林资源禀赋低,木材自给能力弱。资源结构不合理。“五多五少”现象,纯林多、混交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中幼林多、成过熟林少,小径材多、大径材少,一般用材树种多、珍贵树种少。资源经营管理落后,林地生产率低,重造轻管,对良种繁育和适地适树重视不够,对培育优质大径材缺乏长期规划。二是天然林商业禁伐。2014年龙江森工和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全面停伐,2015年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的天然林全部纳入停伐范围,2016年停止国有采伐,到2017年停止个人和集体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三是我国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产业整体素质低,导致有限的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失去优势;发展失衡,产能过剩,2015年年底,关闭、拆除或停产纤维板生产线近320条,每年淘汰落后产能约1150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900余条,每年淘汰落后产能超过1400万立方米。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原木进口压力越来越大;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就此问题,陈勇说,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支持,对出口企业的金融和信用保险支持,推进林业国际产能合作,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建设进口木材加工交易基地,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支持新型贸易业发展,加强林业商贸物流网络建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推动相关技术性标准国际化,积极参与贸易谈判和贸易纠纷解决。制定国家储备林制度,加强多双边合作,增进共识,加强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的合作,建立境外贸易和投资合作预警机制。
我国已成为林产品国际贸易大国,林产品贸易发展应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适应新常态,以从林产品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为目标,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在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提升林产品品质,打造知名品牌。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