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7日消息:16日,“坚持绿色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专家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十数位专家学者受邀建言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现在正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建的最佳时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在会上指出,长江上游的生态系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但目前已经无法满足和支撑长江沿线经济发展,“目前的生态保护提升是有一定空间的,这个空间就是科学技术。”
尹伟伦建言,应从调整林地结构、提高造林科学依据、加强森林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如,在造林方面,应将单一树种的人工林转变为混交林,将单一的乔木为主转变为乔灌草复层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光能作用的效应。在“绿”起来后,要马上建立林地经营管理方案,确定哪些林下经济的产业可发展、哪些资源可以用。此外,还需要形成林地更新方案。“人要一代代的演替,自然系统也要一代代的演替。”尹伟伦说,当人和自然的演替同步后,就能实现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支撑人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表示,四川省的情况千差万别,生态保护必须因地制宜。比如,川西北高原很多地方都不适宜造林,就应大力发展草场。
王小刚还认为,生态保护不能仅靠民众的觉悟,而应既有觉悟又有利益导向。“在保护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经济,打通青山绿水转变为金山银山的通道。”王小刚举例说,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让普通人既看到长远利益又能感受到当前收益。
据四川省林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四川全省完成营造林5000万亩,增加森林面积920万亩。其中仅2015年,就批建省级湿地公园7个,新增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6处。四川省还持续加强防沙治沙,巩固和治理沙化土地42.1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504平方公里,恢复芦山震损林42.4万亩、大熊猫栖息地19.2万亩。
推荐阅读: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