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筑起一条生态绿色的“金山银山”

2016年06月29日 10:23甘肃商务网黄智杰

中国园林网6月29日消息:山沟里弥漫的黑烟没了,天越来越蓝了,山上的树木绿了,道路两旁花木成荫。当地老百姓异口同声称赞平凉生态环境的改善,现在不仅生态发生了改变,整个平凉市里焕发出一批生机勃勃的循环经济产业更支撑着泾河两岸经济发展。

近几年,随着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一批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澎湃发展,大项目带动大产业落地,中国华能平凉公司、海螺集团平凉创海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经过转型升级的产业链项目在泾渭之畔、陇山东麓绽放出异彩,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绚丽而动感的活力。

“问道”平凉天下蓝

6月22-26日,中央新闻单位驻甘记者联合会组织13家新闻单位赴平凉市就绿色生态文明与环境建设等进行采访,这是联合会成立以来组织的相对集中的大型采访活动之一,记者们走进平凉工业园区、循环农业养殖基地、生态农业基地、环保处理设施中心及崆峒区、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等地,进行了采访。

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崆峒道源文化、西王母道教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皇甫谧针灸文化、佛舍利金银棺、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盒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

平凉资源丰富,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全市原煤产量、火电装机容量分别占甘肃全省的一半和五分之一,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全省最大的煤电化产业基地,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域、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基地和农林产品基地。有以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为代表的人文自然景观100多处。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培育形成了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主导产业,火电装机容量达到420万千瓦,煤炭产能2914万吨,“平凉红牛”取得国家证明商标认证,“平凉金果”成为国家驰名商标,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排在全省前列。

打造生态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淘汰污染产业,发展绿色产业,引领经济加速转型。”平凉市副书记、市长王奋彦介绍,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转型升级;以环境安全为底线,建设生态平凉;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平凉市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平凉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是发展的首要任务,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宗旨。按照甘肃省委,打造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把建设生态平凉作为“四个平凉”建设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生态富市、生态富民的发展理念,把加快发展同高效节约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不断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努力推动节能减排硬约束,组织实施了一批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环境整治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着力构建节约型生产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生态建设让平凉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7.7亿元,比“十一五”末净增115.81亿元,年均增长10.6%;大口径财政收入48.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7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6倍和1.8倍,财政支出达到161.2亿元,年均增长13.5%。“十二五”全市共实施50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4663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9.9亿元,年均增长17.7%。平凉市不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先后引进全国500强企业12户,累计实施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212个,落实到位资金1563.45亿元,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68.3%。抓项目、扩招商,平凉市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80.3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1.95万人,贫困面由41.54%下降到16.43%。绿地率提高到31.8%,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县域全覆盖。

构建生态产业绿色生态产业不断发展

“‘黑红绿’是平凉的主导产业,是经济命脉,围绕这些产业开启农村经济发展新时代,构建生态产业链。”平凉市副市长杨军介绍,“十二五”以来,围绕着“黑”,开发以煤炭为主的下游产品生产与销售,附带电力项目建设及综合利用;突出“红”字,让农民们尝到养殖“平凉红牛”脱贫致富的甜头,以“红牛”挖掘生态农业的循环利用;围绕林果业做大做强“绿”色文章。

“黑红绿”在转型中如何弃舍,市场为发展解开萦绕的“绳索”,煤上下游产业链前景依然明朗,技术创新,提质增效,让“黑”发出了“金光”。“红”带动养殖业步入生态循环发展的产业链,“绿”让一些落后的产能,水泥、铁合金、淀粉等产业逐步淘汰,黯然消逝。

2009年,平凉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让“黑红绿”三色经济展翅腾飞,在工业领域上“黑”形成了“原煤—甲醇—聚丙烯—碳回收”、“残煤—甲烷气—尾气发电”、“原煤—甲醇—聚丙烯—碳回收”等循环经济产业链;“红”在农业领域初步形成了以肉牛、生猪、禽类精深加工为重点的“肉食深加工—制革—骨制品”等畜产品加工产业链,红彤彤的“大团结”,让农民们看到了希望;“绿”由浅入深,形成绚丽而多彩的种植经济,以果汁、果醋、膳食纤维等系列产品开发和粮食深加工为重点的食品工业链,以中药材加工综合开发为主的生化制药产业链,以蔬菜保鲜、脱水和深加工为重点的蔬菜深加工产业链,以秸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为纽带的“畜—沼—粮—菜(果)”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绿色产业链,使老百姓的生态链中有了取之不尽的“银山”。

[分页]

“黑红绿”发展辐射出多条循环经济的产业带,推动了低碳、低污染、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崆峒、华亭、泾川、平凉工业园区和灵台、崇信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能源化工产业战略布局,以泾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水洛河流域为重点的旱作现代农业战略布局,以中心城市、六县县城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以文化旅游养生为重点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战略布局,以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布局。

在发展重点上,平凉市确定崆峒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特色农业、新型建材和煤炭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泾川县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纺织工业,华亭县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煤炭物流、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灵台县、崇信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能源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庄浪县重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生态观光旅游产业,静宁县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包装服务业、红色生态旅游产业,平凉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煤电化循环经济、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商贸服务业;“黑红绿”包容发展,全市共划定生态红线管控面积,对中心城区和六县城区面山流域综合治理。

2015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了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0.7个百分点。煤电化产业链条持续延伸,中煦60万吨煤制甲醇等煤转化项目,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44.41%,提高14.5个百分点。实施了10台火电机组和5条水泥生产线脱硫脱硝工程,脱硫脱硝效率均达到90%以上。

平凉市深入开展工业粉尘污染治理、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污染治理、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和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特别是在平凉城区全面实施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供热面积达到1100平方米,关停燃煤锅炉227台,每年可减少因供热燃煤排放二氧化硫0.88万吨、氮氧化物0.31万吨、烟尘2.6万吨。

推进生态屏障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

“树”扎根地头,让荒山成为摇钱树。平凉市大力实施水保生态工程,拼盘建设梯田工程,精心组织实施了土地复垦整理、巩固退耕还林口粮田、农业综合和扶贫开发、国家坡耕地试点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梯田建设、省列小农水梯田建设等项目。依托三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一批工程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造林封育面积115.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95.7万亩,封山育林19.9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516万亩,活立木蓄积由“十一五”末的870万立方米提高到14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22.32%提高到30.9%,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分别由“十一五”末的25.69%、29.94%和7.78平方米,增长到32.11%、36.98%和8.15平方米。通过集中连片规划,整山、整沟、整流域推进,全市造林面积和财力投入实现了“两个翻番”。

“十二五”全市共新修梯田103万亩,综合治理重点小流域87条,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40平方公里。大力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太统山—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完成了省级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关山水源地涵养区保护、泾河水生态湿地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全市重点保护的植物达到500余种,动物达到200余种,建成了一大批生态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平凉市有关部门表示,追求平凉的生态要添加“蓝”字,下一步,按照已完成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规划修编,全市力争2019年、确保在2020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通过验收命名。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县确保在2017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崆峒区、静宁、庄浪县确保在2018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

山沟里弥漫的黑烟没了,天越来越蓝了,山上的树木绿了,道路两旁花木成荫。当地老百姓异口同声称赞平凉生态环境的改善,现在不仅生态发生了改变,整个平凉市里焕发出一批生机勃勃的循环经济产业更支撑着泾河两岸经济发展。

推荐阅读:

牡丹江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绿化率超过35% 宁波首座公交生态停车保养场像花园

三亚红树林湿地保护工程致力打造“生态名片”

重庆三个层次加快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来源:甘肃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