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8日消息:当下我国苗木产业已到了发展的转折点,全行业出现了产品结构性过剩和产品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现象。据统计,全国苗木生产总规模已接近2000万亩,在圃苗木总存量达到数百亿株。苗木种植者或苗圃经营者都在寻找出路,特别是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川、河北、江西、湖南等苗木主产区,苗木的库存压力更加巨大。许多苗圃生产规模动辄就是上万亩,生产的产品数量很大,且基本上是以常规树种为主,产品过剩严重,价格持续走低。与此同时,不少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却又采购不到他们所要的优质苗木产品,无法表达景观设计的意图。色彩艳丽、造型优美、规格整齐的高品质苗木品种相对较少……
在供需矛盾如此突出的当下,我们该如何面对?苗木种植者和经营者该怎么做?我认为,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以工匠精神去打造苗木的过硬品质,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布置今年要重点做好8个方面工作的时候,特别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个论断,对我们中国苗木产业而言,具有特别的针对性、指导性、适应性。
众所周知,我国苗木产业之所以出现如今这样的产品严重积压过剩格局,除了绿化工程项目建设速度理性回归到新常态使需求量减少这个原因之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苗木生产领域里大量跟风种植现象的出现,特别是不加选择地进行简单重复低水平跟风种植现象的出现所致。大路货、无特色、低档次的苗木充斥着整个苗木市场。这些特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严重冲突,出现过剩是不可避免的,大刀阔斧地对苗木产业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业界人士首先要弄清我们国家现在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这样的大背景。再过4年时间,即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已迈过了靠拼资源、拼消耗进行粗放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旗帜指引下,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追求有了更高的目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今,搞生态环境建设、搞住宅园林景观建设,除了要在量的方面继续增加之外,更多的是要在质的方面得到提升。换言之,就是人们的审美层次发生了根本改变。不注意这个变化,还是按照老套路去进行低档次的苗木产品生产,显然不能合上时代的节拍,注定是要被时代所淘汰。
审美层次的提升,对环境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决定了人们必然会对景观建设、环境建设更多地去追求个性化(而不是大众化)、特色化(而不是一般化)、彩色化(而不是单一化)。而要做到个性化,就必然要有个性化的苗木产品来表达;要做到特色化,就必须要有特色化的苗木品种来支撑;要做到彩色化,就必须要有不同丰富色彩的彩色树苗和植物品类来装饰。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这些被市场青睐的个性化、特色化、彩色化的苗木产品,特别是那些精品苗木,都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得到的,都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拿来的,必须要花大量精力、大量时间、大量心血去刻意塑造、刻意追求才能如愿以偿。一句话,必须要以令人敬仰的工匠精神去创造。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专业专注、持之以恒、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和意志品质。我们苗木产业,十分需要这种精神。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即要特别注重苗木的品质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要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苗木产品种植结构和培育要点。苗木产品需要升级,良种化、标准化、专业化和设施化都必不可少。苗木生产者和苗圃经营者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从产品的结构上进行调整,包括栽培方式、乡土树种的开发、国外新优品种的引进、产品形态的改变、产品规格的调整等等,环环相扣,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精雕细琢。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株苗木的质量,对苗木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相信在这样的严要求下,再挑剔的采购方也会拍手称绝。
专业专注持之以恒。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总是在不断完善。有实力的苗木经营者要抓住冷市中的给予,耐得住寂寞,专注自己所专注的,不为外界所动,坚持到底。目标就是要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做出令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苗木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因其天然的生物多样性和彼此之间的完全不一致性而更加需要我们倍加精细和付出持续的努力。要想做出规格一致、质量高超、式样一律的高品质苗木产品,除了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操作、来实践之外,别无他途。但同样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人这样做了,一定会是市场的赢家。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