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需重视森林经营

2016年07月28日 08:56中国经济时报罗赟鹏

中国园林网7月28日消息:近日,国家林业局印发实施了《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衔接的未来35年全国森林经营的基本要求、目标任务、战略布局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国森林经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印发实施,将会对我国的森林经营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作出积极贡献。”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信息研究所首席专家陆元昌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森林经营是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国家五年规划,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当然,这里的‘种树’是一个泛指。”陆元昌对本报记者说,“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本质上就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本质上就是森林第一。所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重视森林经营。”

为什么生态建设需要重视森林经营?这是因为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就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可以说,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例如,在城市及其周边大力营造人工林,不仅可以直接净化空气、防风沙扬尘,而且通过减缓热岛效应,可降低城市气温,间接减少空调污染的排放。又如,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有效减缓了东北、华北、西北的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这充分说明,林业在修复生态、改善气候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应当重视森林经营。

森林经营应长期规划、多种经营

虽然森林经营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陆元昌认为,当前我国的森林经营还存在着一些短板。

首先,由于森林经营的周期性较长,使得我国的森林经营没有目标导向,没有全周期经营。森林经营不同于农业,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初期所设定的目标。例如,我国的大部分树种,从培育到长成大多都需要30—50年的生长周期,由于时间太长,缺乏目标导向和过程设计。

陆元昌说:“森林经营的长期性限制了其建立一套完整的森林经营的科学体系,没有很好地对森林经营进行规划,容易导致很多森林的经营出现短期而又比较混乱的管理行为。”他建议,国家应当建立一套完整而又科学的森林经营规划,进行全周期经营。《规划》中也提出,要建立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的原则来推动我国的森林经营工作稳步向前。

其次,森林经营的方式比较单一,经营理念落后。“我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经营方式简单粗放、经营目标单一、经营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陆元昌说。其实,森林的经营就如同农业种庄稼一样,也要学会去分门别类,按照不同的树种建立相应的经营体系。但是,我国目前对森林体系的管理较为简单,只有皆伐作业这种森林经营模式。针对这一短板,陆元昌提出,我国目前急需加强森林的多功能经营,行业内乃至全社会都应加强这种理念。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森林的服务功能,还应看到森林的生产功能等,要主动去经营森林,让森林既生产木材又提供诸多服务,提高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防护能力。同时,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规划》提出了森林经营活动的5条基本遵循:坚持森林多功能经营;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保持和增强森林健康稳定;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鼓励和引导适度规模经营。

加大资金投入激发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此外,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一位行业内专业人士补充道:“我国的森林经营最实际的一个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国家非常重视森林经营,但是政府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投入到森林经营中去。”自2009年开始,我国就提出要加强森林抚育,中央财政在这方面于2009年建立了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制度,规定中央财政为每亩森林提供100元的补贴,这是林业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财政补贴政策。但即使有了这项补贴政策,全国森林抚育需求的资金远超出全部补贴的金额。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困扰森林经营的一大难题。

对于这一问题应如何解决,该人士结合《规划》提出的完善公共财政扶持政策、健全现代金融支持政策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希望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能够加大对森林经营的扶持力度;二是希望能够建设一套完善的金融机制,把更多的社会资本引入到森林经营中来。同时,他也希望一些大型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森林经营的工作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该人士还提出另一个问题:“很多森林经营主体没有明确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导致他们的参与性不高,没有认认真真去经营他们的林子。”他表示,需要一种激励或鼓励政策,让老百姓积极地参与到森林经营与管理中去。而在此次印发的《规划》中,也提出了要坚持政府扶持、市场驱动,激励经营主体自觉经营的原则,使老百姓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提升他们参与森林经营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也加大了对生态的修复力度。“十二五”期间,我国完成人工造林2960万公顷、森林抚育3880万公顷,年均分别超过590万公顷和700万公顷。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的森林总面积已恢复到2.08亿公顷,森林蓄积总量1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现如今,该《规划》计划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以上,森林蓄积达到165亿立方米以上,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95亿吨以上,森林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推荐阅读:

山东:推进林业转型科学发展 打造绿色秀美生态新青州

湖北随州:加强银林合作共建现代林业

河南淅川县:防治林业有害生物 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山东:林业扶贫生态增收两不误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