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以绿色绩效检验绿色发展

2016年09月20日 09:03新浪新闻

中国园林网9月20日消息:全面小康,离不开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发展成果如何,最终需要用绿色绩效来检验。“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加强绿色发展目标考核,研究制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增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考核权重,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正向激励,引导各地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绿色绩效,是绿色发展的外在反映,是绿色发展的任务指标。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重视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尽管这在一定历史阶段实属必要,但客观上也形成了以GDP论英雄的评价导向,造成局部地区脱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实际上项目、铺摊子,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时代,GDP指标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但在全球面临巨大生态环境压力的今天,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绿色发展,还人类家园以蓝天净土清新空气,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惜投入大量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绿色GDP的实践探索,以此倒逼发展方式转换。今天,作为西部大省的四川,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进程中,同样需要用一把“绿色标尺”来倒逼发展转型、检验发展质效,不断取得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新成效。

以绿色绩效检验绿色发展,要用好绿色发展的“指挥棒”与“新标尺”,实现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绿色发展追求的是效率、协调和可持续,在资源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限定下实现发展。绿色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这一前提条件。从实际情况看,绿色绩效考核体系至少包括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生态损耗三个方面,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也是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就要让绿色绩效考核立起来、实起来、严起来,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纳入考评体系,对干部行为形成正向激励、负向倒逼,使绿色成为干部政绩的主色调、主旋律。而科学合理地评估绿色发展绩效,需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既有计算方便、易于获得、有统计数字可查的硬指标,也有问卷调查、群众口碑、社会反映等软指标,变“纯数字化”考核为“数字+质量效益”综合评价,从而更为客观真实地测评各地绿色发展整体水平。

以绿色绩效检验绿色发展,要认真逗硬,赏罚分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十三五”时期全面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就是一项硬措施。作为一种绩效考核体系,“绿色考核”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形成正确的执政导向,强化对绿色发展的刚性执行力。“令在必信,法在必行。”绿色发展指挥棒要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就必须增强考核指标的“威慑力”,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为基线,严格逗硬奖惩,促使各地在发展理念上把短期与长期、现在与将来有机结合起来。

以绿色绩效检验绿色发展,要目光长远,久久为功。绿色绩效考核,应该是一项从规划到执行、从过程到结果的全面性考核工作。以前的考核,仅仅是一个后端工作,关注的是“事后怎样”。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从环境变化周期来看,无论好坏,效果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显现,比如,各级党委政府是否认真落实了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是否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谋转型,决策与规划往往影响到发展的最终结果。因此,绿色绩效考核应该贯穿决策、规划、执行、结果等全过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绿色考核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避免出现“谁赶上谁倒霉、谁躲过谁侥幸”的现象。

绿色发展是利国利民、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色发展成效如何,需要科学严谨的指标设计,更需要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换言之,群众的眼睛就是一把最明亮的“考核标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市场与社会需要构建具有长效性的良性互动机制,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唯如此,我们才会在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大步迈进。

推荐阅读:

绿色发展推动甘肃“一带一路”建设稳步迈进

陕西:厚植绿色发展优势 建设最美生态家园

福建南平:呵护绿水青山 坚持绿色发展

宜宾:推进绿色发展要突出四大重点

(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