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建海绵型公园绿地需按快进键

2016年09月08日 09:31苏州新闻网邵群

上方山东、石湖西,面积10万多平方米的“水禽湖”

中国园林网9月8日消息:连遭暴雨袭击,河湖水位持续上涨,超过警戒线……今夏苏城防汛可谓“步步惊心”。就在上月,苏州在省内率先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评审,开始迈入“海绵时代”。

公园绿地是海绵城市中容量大、吸水率高的“海绵体”,如何进一步增强这些“海绵体”的“弹性”,在大雨洪水来时吸入更多的水,在天干地旱时又能“挤”出来用,让城市能更畅快地吐纳呼吸,真正回归自然?“海绵”这一理念,在新近的城市绿化实事项目中又如何体现?连日来,记者来到项目现场,与施工负责人面对面,并与城市绿化规划设计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人工水禽湖:在山与湖之间加一块“海绵”

石湖生态园西南部,位于上方山东、石湖西,有一个面积10万多平方米的“水禽湖”,是一个新开挖的人工湖。

项目设计师俞隽告诉记者,这里原先被村庄和厂房占据,山和湖之间的自然水系被严重割裂,从山坡流下来的雨水无法汇入石湖。“为此,我们提出地缘重构策略,意在恢复山与水之间的‘最初联系’。在上方山与石湖之间构建一处生态缓冲带,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通过小溪、河流、植草沟,将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引入沟渠,再汇入与石湖自然连通的人工湖,形成整体水系并提升其功能。”

往西走不多远,路边一条半湿半旱的溪流跃入眼帘。记者现场看到,缓缓流淌的山溪,被一道道鹅卵石垒成的“小闸”隔成一段一段的“断流”,越往下流,水量越小,直至干涸,成为“旱溪”……俞隽介绍,这样的水系格局,能有效缓冲暴雨时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并加以收集、利用,形成水禽栖息的景观湖泊。“更重要的是,能增加石湖流域的雨洪调蓄容量,成为具有‘滞蓄’功能的海绵水体”。

“与此同时,我们根据场地条件对植被进行了梳理,注重发挥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功能。”俞隽告诉记者,“这里营造的水生植物生境,能够对滞留、沉淀在水体中的污染物,高效进行吸附、降解,充分发挥海绵体的‘净化’能力,进一步改善水质。”

记者注意到,与传统绿化景观中常见的石材地面不同,现场选用的是高渗透性的透水混凝土和承载式植草地坪。俞隽说,这种材料是“会呼吸的场地铺装”,易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同时也易于蒸腾、释放土壤中的水分。据悉,生态园内收集的雨水,均用于绿化浇灌或绿化景观,多余的洁净雨水则通过水系排入石湖。同时,园内所有建筑内产生的污水均排入污水管网。

采石宕口也“飞瀑”湿地公园会“呼吸”

“岩花开遍映山红,路指中茅一径通。半晌明珠泉上坐,自携茶具煮松风”,清代吴县诗人潘遵咏的诗,写的是高新区科技城智慧谷东北角的小茅山。这里曾是一处开山采石留下的碎石宕口和洼地,如今已建成一个有着瀑布、池塘、驳岸、亭廊、步道、茶室等的公园。记者上周末到现场时,山坡上紫色的木槿花开得正艳,正在休闲健身的市民有数十人。

高新区公园和绿化管理处李红波告诉记者,“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在小茅山生态修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里原来有条废弃的河道,经过清淤、疏浚、开挖,山体东、西、北三面形成了完整的水系,并与运河相连。”他介绍,小茅山公园东西方向分布有三处池塘,“能有效收集、净化从山坡上流下来的雨水,是具有‘滞蓄’能力的海绵水体。公园的西北面,利用宕口堆砌的景观瀑布,就是循环利用环山河里的水……”

作为苏州“四角山水”空间布局中城区西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虎丘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2.04平方公里,园内随处可见的渗透塘、湿塘、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植草沟等,就是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海绵”,也是湿地公园的“肺”。

项目设计师沈贤成向记者介绍,虎丘湿地公园游客中心北部有一处面积较大的湿塘,最深处达2-3米,是一处典型的“海绵水体”,暴雨时能调蓄雨水、补充水源。湿塘周边植垂柳、银杏、枫杨、鸡爪槭等乔灌木,水岸线浅滩植再力花、梭鱼草、香蒲、黄菖蒲、花叶芦竹、芡实等,池底植金鱼藻、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丰富的植物结构能有效增强水体的“海绵”功能,并净化水体。

沈贤成介绍,虎丘湿地公园二期“水上森林”景点有一处下沉式绿地,比周边道路低40-80厘米,同样具有调蓄、净化径流的功能。水位最高时,绿地全部被淹没,水位最低时,局部露出水面。这里主要植耐水湿的墨羽杉、水松等乔木,下层植既耐水湿、又耐干旱的湿生植物。此外,湿地公园三期水漾花田景点西部也有一处雨水湿地,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等净化雨水,也是一处能有效控制径流污染的“海绵水体”。

苏州正按下“快进键”因地制宜打造绿色“海绵”

根据《苏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到2020年,苏州在保护规划区内河网、湿地、大型绿地等天然海绵体的同时,将构建一个“凭临太湖、西山东水、五楔两带、内环外廊、多节点”的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记者了解到,海绵城市体系规划,强调城市绿地对雨水径流量、峰值流量与径流污染的控制能力,这对公园绿地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苏州市绿化管理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包括构建集雨型道路绿化、“水路相伴”的城市绿网,以及发挥城市海绵体生态功能等等方面,苏州正按下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的“快进键”。值得关注的是,苏州东园独岛改造后,将打造成古城区最大的开放式“海绵公园”,发挥其自然吸水、自然蓄水、自然净水、自然释水的“海绵体”功能。

记者了解到,结合水系众多的特点,我市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绿地及周边集雨型洼地,通过自然地表的渗透作用,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将积蓄的雨水资源,用于城市景观和绿地养护,体现江南水乡道路景观特色。据悉,在系统构建“水路相伴”的城市绿网方面,我市注重将雨水调蓄利用与道路景观、生态环境更好地融合,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与此同时,全面整合城市自然水系、道路、绿廊和城市慢行系统,促进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

“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应与其生态、景观等功能相结合

苏州园林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谢爱华认为,应结合我市公园绿地的现状特点,充分考虑地方生态水文条件,重点推广具有雨水净化、雨水排蓄用等功能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形成海绵型公园绿地的生态基础设施。

谢爱华说,应优选现有的大型生态绿地,运用“海绵型”设计理念,结合景观艺术,建设综合性城市公园,使之成为海绵型公园绿地体系中的大型特色点状设施。同时,建筑密度较高、改造难度大的区域,应在道路、河岸、建筑转角等有条件的地方,建各类微型海绵绿地,做精做细,因地制宜改善雨水管理状况,并疏浚河道水系,建水岸绿廊,为城区雨水渗排、净化创造条件。

“苏州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渗透能力较弱,应多采用植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等下沉式绿地,妥善处理雨水管理与景观绿化养护间的矛盾。”谢爱华说,需注意的是,下沉式绿地雨季可能长期积水,要求植物耐淹耐泡。

谢爱华认为,海绵型公园绿地的建设与维护,应与其生态、景观功能需求相结合,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本土的最佳方式,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他同时指出,雨水管理是绿地生态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建设海绵型公园绿地,不能忽视其本身基本的生态、美学、文化等功能。“某种程度上,完善的生态园林城市应是海绵城市;而科学的海绵城市,在绿地指标上必须是生态的”。
 

推荐阅读:

濮阳“四个强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德州中心城区将建5400亩“海绵城市”

探索海绵城市建设西宁模式

从衢州鹿鸣公园看海绵城市新理念

(来源: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