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现场】陆伟宏:新时代的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

2017年11月18日 18:19中国园林网

中国园林网现场报道

中国园林网11月18日消息:2017年第七届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上,同济大学设计集团景观工程设计院院长陆伟宏发表演讲《新时代的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以城市新区创新为例》。以下是中国园林网现场报道。

同济大学设计集团景观工程设计院院长陆伟宏演讲

大会现场

陆伟宏:各位下午好,非常荣幸受主委会的邀请来跟大家分享这一非常深刻的社会题目,我觉得不仅仅更新里面有社会的更新,不仅仅是设计的更新。我是想控制20分钟,但是这道题目过于繁杂重大,回想我92年毕业,25年的设计经验,接触的所有的项目我感觉更新跟文化传统都有必然的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内目前的情况是整个世界发展最快的,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远比很多地区很多国家要大。澳大利亚的人口可能跟整个上海差不多,整个重庆的人口将近4千万,中国最大的城市,每年以超过1%的城市化人口的增长,所以土地资源的短缺逼得我们不断的要进行城市的更新跟创新。应该说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正在发生。有一次碰到设计大师纪XX先生,他跟我说现在的规划感觉跟不上了,他引用现代的规划,特别是中国是宇宙的发展速度。25年来,92年开始,真正让我感觉到城市变革的是99年,各种各样的小型绿地在市中心爆发,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今天要讲的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作为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还是要把项目做好,我还是回归项目的本身,我基本上接触上海的项目跟大家汇总一下城市更新的方方面面,城市更新这个题目非常大,城市更新要用很多垂直跟横向的列表来把它讲清楚,我觉得都很难,我这里是笼统的结了五个对子跟大家说明,首先是城市更新这个题目。

城市更新最核心的内容10年上海世博会所说的,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是创新跟复兴,改变跟演变的有力的手段。五个方面,实际上差不多是十个案例,一个是大城跟小城,大城的故事,上海10年世博前做了一个整体全城的风貌整治规划,名字叫600天迎世博计划,我们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就是整个徐汇区,徐汇区在上海来说历史文化的沉淀是非常的重的,所有的老街区的保护也是最多的,在这个案例里面,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提升。至今,我觉得给城市发展留下了,真正后世博会的语言,让人家改变了对上海一系列生活方式的一些内容。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觉得具体的一些东西就不展开了,我只做一些罗列。小城的故事,从去年年底我们中标了一个项目,近两年因为上海土地资源的问题,各个区,尤其是市中心的区域都在产生微创更新,直接提出的口号就是微更新,这个不言而喻,这个项目跟刘教授的案例非常像,这是上海浦东区的一个朝阳地区,50年代中国规划的第一个规模新村,规模非常大,规划结构非常的完整,当时江总书记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留下了很多的故事跟很多的痕迹,这样的更新目前看起来是势在必行,因为目前整个区域的交通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方式都在日益改变。这张图非常的抽象,所体现的绿链是我们工作的核心部分,但是我们要更新的是社区的讨论,从朝阳区第一代到第六代以及80年代,以及2000年以后的房地产,无孔不入各种各样建筑一系列的平衡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图案里面三大口袋,得益于原来的规划根基。现在我们是小眼睛看图纸我们会觉得很大,实际上很小,在公共绿地里面最大的2公顷多。最小的只有1公顷多,这是枣阳公园,这是原来办公绿地,这次更新也打开了,形成了完整的绿地链,整个河道最窄的8—10米,尽管我们不能做到一百年前做的河半漫步的自由,但是尽可能的让周围的居民感受到在原地朝阳新村的剧变,毕竟变成了一个亲水的住宅,它的价值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是我要讲的小城的故事。这个小城的故事是不断的在继续,还需要更多时间,几代人的演示。

从大的区域,我觉得城市的更新有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整个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是人民群众必然的要求,那么多的城市人口,原来的老城交通各方面来说,如果加以局部的更新跟不上时代,成本很高,所以必然产生了很多新区,这张表格仅仅是非常粗糙的,到2025年为止一些特大型国家级的新区,但是还有太多太多,包括在中原地区,原来李克强总理做省委书记的时候规划的,包括我们现在有很多航空港区,像郑州的航空港区,长春的航空港区,长沙线也在规划航空港区,包括自贸区、经济特区等等。那么多的新区的一个发展,怎么跟老区进行一个空间上的共融和互补,怎么传承老区的特色。这个课题是城市更新里巨大的课题,尽管规划看似控制得非常严,甚至于现在加长版的城市设计,设计师日夜加班跟不上变化的速度,我每天办公室经受的项目超过10个,这样的一个疲劳状态,确实跟不上这样一个形式,我们只是在拼命的努力,拼命的抵挡,这是大区的概念。后面可能会对大区的概念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那么小的区域,整个城市有很多小的区域。在城市里面,在特定的区域里面,每个城市都有城市的区域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厂区。前面说的比如盐中绿地,是十几年前上海规划的一个绿廊,廊道空间就像有一个中央公园,给城市带来非常多的边界效应,城市的强心作用非常的明显。今年上半年有幸参加了一个国际竞标,结果非常好,我们中标了,非常的幸运,这个标是非常难得的城市案例,我们也没有想到在上海的西面规划了一条绿廊,将近10公里长,将近20多公顷的用地,在上海这样一个城市的密集区,要完成这样的一个光拆迁的工作量是非常可怕的。因为那里有抗战军部的遗址,还有近代上海发展的缩影,铜川路水产市场,全部密集在这里面,现在整个光明集团要重新做一个开发,可以看到现场旁边的宾馆看下去,整个20伏的高压走廊,两侧有尽可能的古迹,那么多的遗址,这么多道路的连接,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课题。尤其是当中地铁,口号是打造整个中国最美的地铁站,当然我也不知道最美的地铁站是什么概念,所以给设计师的挑战是巨大的,但是我们只能朝着这个目标去前行,这就是我们小区的一个案例。

还有很多改造的公园绿地,这个案例是在上海的中环旁边,金沙江路旁边,那个区域有一个长风遗址公园,前身是上海老工业的缩影,是上海的化工厂,这个项目的难度实际上符合度是很大的,远远比一般的工业遗址,改造成创业天地这样的一个模式,包括前面的1933,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建筑语言。这里貌似其貌不扬,但是所承担的,尤其是土壤的改良公共活动,包括区域政府对周围地块的升值,公园还没有造怎么把这个地方变废为宝。还有老工业的改造,有超过历史上一百年的最老的公园,整个改造的周期超过八年,当然直接的设计不可能用八年的时间,从开始就反复的论证,因为牵扯的部门太多,两年前开张的第一天,老观众爆棚,第一天突破10万人次,我觉得不敢想象,20多公顷的场地,这当中还有很大的水面,能够容纳将近10万的观众,所以老公园的改造在上海目前来说已经进入到第二轮的老公园的改造,像虹口区的鲁迅公园都已经改造掉了,已经进入到更细一步甚至区域小公园的改造,所以遗址的复兴老公园的改造,是一对城市再生的计划组成。还有河道跟街道,最近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就是上海21公里的贯通,有一个样板段,叫新华滨江,离陆家嘴不远,在浦东段,整个这个地段原来停了四五年,恰恰有这一次21公里的,可以说这个计划在上海很多城市复兴的计划都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的,这一次也是的,反复论证,到底做上海的游艇港还是做其他的绿地,这一次终于有了一个结果,特色就是整线的贯通,而且是复合道,游憩道、跑步道、步行道,做弹性的拉升,结合绿地不同的形态,这个项目跟非常著名的公司合作。

我们基地里原来有两个工业建筑,几年前看现场的时候觉得非常有意思,甚至于有很多的惊险电影可以在里面拍,很可惜在我们这个项目开始的时候,由于招商的原因,其中一个项目直接变成儿童医院了,这就是我们设计师完全始料未及的,今天这个照片没有拿出来,我到现场一看,整个建筑明明是一个工业建筑,已经变成了古堡式的儿童建筑。所以在城市更新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不断的问题。这是一个街道,上海的一个街道,上海第一条林荫大道,森林大道,10年做迎世博的时候做了改动,很多道路的设计跟养护不成正比,若干年以后甚至成了很多街道环境的顽症。

保护与开发,上海有一个典型的案例,维持原来古街小巷的局面。十年前搞的新天地,目前楼盘的价格,实际上一直在攀升,几年前每平方米10万,到现在20几万,是这样一个幅度,也可以说他的改造模式是弥足珍贵,他的改造是得益于开发性的保护,既不破坏原有的痕迹,又突出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地标,有一次在新天地碰到总设计师,他跟我说,应邀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在这样一个时空门生活了将近一年我才做这样的一个规划,这样的思路是很值得我们来吸取的。

有关文化的传承,是城市更新的血脉,我们的地域文化完全不一样,还有现代文化。不同的项目里面我们怎么样理解和平衡。看看国内做项目的大概,今天只能说一个大概,大概有这样一个文化的表现形式,第一张图可能看上去很有趣,最近非常网红的阳澄湖大闸蟹建筑,从公众看确实是活灵活现的,非常典型的具像元素的表达,这条路未尝不可,城市特色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够跟小环境大环境充分结合的话,这样的建筑未尝不可,只怕你想得到但是做不好。比如昨天晚上刚刚从宜宾过来,宜宾五粮液酒厂,整个五粮液地盘是全国酒厂之最,但当技术人员带我去参观的时候,五粮液形式主义建筑非常的可笑,可以走形式主义但是要走好,第二种非常形象的表达。比如做很多主题性的,我们在做南昌的万达,要结合景德镇的瓷器文化,特别是像云南的七彩主题乐园,我们也把孔雀色彩少数民族等等形成空间的印象,这是形象表达。另外一种是更加具有丰富的内涵,就是抽象隐喻,具体的表现是龙湖,除了龙湖这样的环形城市以外,包括去年上海组织会议就在这个地方,就在郑州的CBD,包括目前在龙湖里面有一个金融城,总体的形态来说,过了几年在不断推进这个项目的时候,重新跟政府又说了一个口号叫“如意中央城市公园”,整个形体太像如意了,那我们以后做设计的时候需要有这样一个形态上的推广,有这样一个形态上的推广,也许我们会把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场面,可以隐喻在这样一个城市文化里面,确实能起到与众不同,结合中央公园的特色加上独特的外形,也是可以形成非常独特的效果。

那么文化的表达最重要的在城市里面就是激活跟创新,这是今年刚刚完成的以及9月底开放的,建设部17年的园博会在郑州,郑州非常头痛的,因为15年在武汉,整个中原地区郑州地区的自然条件,土壤气候相对比较散,拿其他跟大型城市比,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整个中央公园命名双鹤湖中央公园,真题的形态非常的对称跟协调,这跟设计一开始提出了一些课题,非常对称的中央公园,借了园博会,打破绝对的平衡,怎么把地方的文化做激活,这也是我们设计里面的一大难题。

接下来这个项目,是整个延安新区,在中国人的心目里面是圣地,不仅有丰富浓郁的陕北风情,还有党中央在这里13年,在做这个项目之前我是没有到过延安的,整个延安风貌就是庆缘春雪的场面,整个黄土的丘壑,为了城市的发展也是要进步,因为只能在沟壑里面不能适应发展。延安新区这个项目特别的特别,这个项目开始进入到咨询跟论证,我们发现绿地系统里面,当然现在多城市的绿地系统都需要发展,城市的绿地系统大部分讲的都是点线吗,一些基本的指标问题,后来又做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强调的是形态,跟空间跟功能的主导方向,虽然也提出了四绿,希望在绿地系统里有他都德的观点,但是在整城市个风貌的还是非常的短暂。影响我们的切入,一上来提出一个规划解释。跟地上政府一拍即合因为我们这里黄土风情加上红色基因以及现代文化的融入,这是w重要的。,是要带动整个延安的发展和红色旅游的发展,这个目标上非常有幸被管委会评为总设计师,在这里要为各位设计师打气,有很多规划上的问题,有很多建筑师做不到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地位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极力的去自己的空间,这样有很好的发言权,我们可以顺利成长的进行一步步的铺开跟展开,对于非常大的发言权我们相信这样的一个步骤,对新城的一个展开是非常有意的,很多城市里面的新区确实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也就是到很多的社区做到一部分,反过来做反馈。在延安这里开始就介入,原来比较中艾景奖的绿地机构串联出来,也符合新时代文化的传播。原来的这一轴,我要具体讲一个人民公园,人民公园的背面是张景秋大使做的行政大事。我们的将来会达到延安光辉岁月的主题公园,市现在大门基本上敲定,叫毛可四思想纪念官场。我们西部的园林也有,陕北没有传统园林,只有传统民居,民居跟风情跟园林可不可以做一个结合,包括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包括鲁豫,还有79年儿童电影拍的,坚硬的是延安的保育,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延安公园!也融入到红色文化里面。

整个这两个做两个通道,这个地方是只有清华做的,叫延安的四个学诉冤。之前才进入延安,之前对它完全不知道,但是进去了以后基本上两个兴趣我就要飞一次延安,设计就是要来源于生活,这就是更新跟创新,包括文化传统的一个静脉,要打破原有的设计模式,所以提出一个风貌的总体控制。第三还要集中核心的力量,要把自己所控制的能量集聚在一定的效应上面,在做文化的时候非常难的地方,可以放到室内去做,我们还是要采取一种非常巧妙的策略,来应对这样一个文化,这就是我们的轴线,从行政中心,北往南。这块地方纪念性太强,要作为人民公园所承载的城市功能要求很强,经过我们的激励争取,这两个我们把它留下来改变程度绿地,可以把当中的改成步行道,在景观风貌环节我们可以改变规划,改变建筑,我觉得景观设计在整个新城创造里面的作用是极大的,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全新定义文化公园,但是跟一般的人力公园不一样,承载了更多精神家园,而且又是是中轴,背面有点城市海面的作用,整个跟他现在所产生的生活庭院结合在这里面。这是旁边的绿地,既有和谐的地方。延安精神广场,这里面具体的东西召集国内优秀的艺术家进行创作,在整体风貌的控制下,已有了更大的权利,每个项目跟艺术家合作的地方都不一样,有轻有重,往往艺术家的思维规划跟景观有冲突,如果在大景观的控制地下,应该说将来所有的雕塑,包括城市都能融为一体。结合环境的元素进行,包括正在叫艺术家一起,延安精神八个方面,肯定要有八组雕塑,包括上海四行仓的案例,有一些东西具像抽象在空间里面怎么做到合理安排,景观设计是很重要的课题,不要去回避去想,也不要仅仅只做抽象的东西,不能反复的去推敲。我觉得现在这样的命题确实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在做红色仅仅像井冈山一样开放式的旅游,在新区里面又有现代生活的情景下怎么样反映思潮,确实是很重大的课题。

最后,还要把文化进行活化体验和推广,将来在北山,是一个轴线的延伸,端头有一块5千平米的地,跟业主磋商以后,觉得毛主席思想永绽光芒。1979年沈阳的中山广场,非常经典的毛泽东穿大衣挥手的雕塑以后,基本上国内没有做过毛泽东这样的雕塑像,我们本来回避了这样一个问题,考虑来考虑去,用毛泽东40岁在延安的雕塑像,后来又影射三个思想成熟的阶段,所有的台阶做很多革命性的历史题材,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设计,能够激活整个城市的发展,整个北山的城市将来可以做国际自行车的赛道,既把游线融入了现代生活的节奏,延安线的发展是非常共享的,又能够切身体验到原来的光辉岁月。时间关系简单的跟各位做一个交流,我觉得文化传承的核心不是一代人,也不是个别人,也不是口号,只有坚持,作为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是做好项目,不管这个项目有多大有多小。谢谢大家!

本稿为大会速记稿,难免错漏之处,敬请谅解。

推荐阅读:

【艾景奖现场】中村久二:城市再生——九州大学箱崎校区之旧址改造

【艾景奖现场】安娜·卡特蕾娜:城市改造与文化遗产价值化的实验性共享实践策略

【艾景奖现场】刘柏宏:地区尺度观点发展兼具在地纹理的城市更新

【艾景奖现场】查尔斯·安德森:生长城市 相互关联的都市主义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