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植物新品种侵权说不

2017年12月06日 09:34中安在线高歌

中国园林网12月6日消息:当前,植物新品种权成为市场中的一个热点,如何防范和打击植物新品种侵权是育种单位与监管部门共同面临的问题。植物新品种侵权与伪劣种子不同,并不是说种子质量不过关,而是指在没有得到专利人授权的情况下,违法生产、经销侵权品种。

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领域最重要的知识产权。新品种选育需要智慧、资金和精力的投入,选育一个品种通常要用8年以上的时间,但也极易被别人繁殖,侵权也比较隐蔽。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给予保护,企业就会失去育种的动力。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重视植物新品种保护。

但是,对我国来说,植物新品种保护一直是短板。 1997年,国家颁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正式建立起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如今,已过去了20年,授权的植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水稻、玉米、小麦推广面积前十位的品种几乎都是授权品种。许多育种专家反映,在品种权保护上依然存在问题,一是保护程度低,尤其对原始创新保护不够;二是授权速度慢;三是侵权人未能受到应有处罚。

现实中,品种权侵权现象的确比较普遍,权利人维权成本高、取证困难、维权时间长但收益小。那么,应如何破解侵权难题?要点是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分子检测技术、推行品种DNA身份信息标识制度。通过应用新技术,既可加快授权速度,还可以快速查出侵权行为。同时,有必要对种子生产、推广实行全过程监管。北京华耐“娃娃菜品种侵权案”一审在行业内持续发酵,引起种业界内对知识产品保护的高度重视,行业维权意识得到大幅提升,未来国内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数量或将迎来井喷。

推荐阅读:

国家林业局公布2017年第一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

四川农大茶树新品“紫嫣”获植物新品种授权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量居国际联盟成员第一位

第十届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在缅甸召开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