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 从浙江走向全国

2017年03月10日 13:17浙江日报

中国园林网3月10日消息:全国两会上,“特色小城镇”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浙江起步的特色小镇,又一次引起众多关注。

不求大、但求专;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全、但求特。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浙江把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径,为企业搭建新平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样板。一个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如同漫天繁星闪耀在浙江大地,改变着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

紧盯产业

发轫于浙江,特色小镇走向全国:上海、江苏、山东、云南……到底是什么魅力,使得它备受青睐?

浙江启动建设特色小镇以来,共有两批78个小镇被列入创建名单,第三批名单已在酝酿中。统计数据显示,首批特色小镇自2015年创建至去年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851亿元,平均每个特色小镇23亿元。

无疑,特色小镇是投资新高地。能让资本“长着眼睛”投向特色小镇,产业是核心因素。记者发现,小镇按产业特色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以宁海智能汽车小镇、黄岩智能模具小镇等为代表的制造业小镇;另一类是以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梦想小镇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小镇。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由2008年成立的玉皇山南国际创意金融产业园演化而来。当时,为给园中的文创企业找到融资渠道,政府有意识地引进了一批投资基金公司,没想到形成了创投产业,引得海内外金融机构纷至沓来。

破解空间资源约束,优化生产力布局,浙江一直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从块状经济、县域经济,到工业区、开发区,再到集聚区、科技城……如今的特色小镇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场、新地标,在破解资源要素瓶颈、有效供给不足、高端要素聚合难等方面,开辟了新天地,培育了新增长点。

培育特色

一位特色小镇“镇长”曾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过去产业园多数只是在拼土地政策优惠,比较容易复制,一旦相关优惠条件被消化,企业很容易转移阵地。而特色小镇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做深做透就会有较高黏度,企业不会轻易离开。

“这也是特色小镇和工业园区主要的区别之一,特色小镇强调的是产、城、人、文一体。”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说。

多个小镇的管理者都说到同一个话题:第一代创业者只求能创业,可以“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新一代创业者,不但需要事业舞台,还要能满足他们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这也是浙江要求所有特色小镇都要建成3A级以上景区的原因之一。

小而美,产业和风景相结合,浙江特色小镇未来的全貌,就是产业加文化加旅游。清晰的人文历史,传统的建筑和文化符号无处不见又极富现代气息,给特色小镇带来了鲜明的个性和鲜活的灵魂。

在推进特色小镇创建中,既有大拆大建,又有修旧如旧。从小镇功能定位出发,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龙泉青瓷小镇建筑低密度、低容积率,“味道”十分独特,引来4位重量级工艺大师,设立了46个创作工作室。

既尊重旧城区的街道肌理,又兼顾新产业的特色,特色小镇不仅带动了产业和就业的发展,还打出了人文牌,发展了旅游业,拓展了发展空间。

规范引导

十店成市。小镇里的“店”,政府怎样引导和规范才能使它们成为繁荣之“市”?

有形之手,做好引导和规范。云栖小镇,前身是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的一个工业园区,后来是科技经济园区,2014年政府提出建设云栖小镇的思路。“从工业园区转型成科技经济园区时我们就清退了30多家企业,从科技经济园区转型成云栖小镇,我们又把一些单纯制造类科技企业请了出去。”杭州转塘科技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吕钢锋说。

在特色小镇,政府、企业和社会三者关系清晰,张弛有度:在市场主体登记制度上,政府放宽企业的核定条件,把准入门槛降低。在公共服务上,政府部门在小镇内开设服务机构,企业足不出镇就能办理各种事务。

放水养鱼,搭台唱戏,小镇的溢出效应明显。梦想小镇启用仅半年时间,就吸引了400多个互联网创业团队、4400多名年轻创业者落户,300多亿元风投基金蜂拥而至,形成了完整的互联网创业生态圈。

特色小镇在考核评价制度上,不是给个牌子就算大功告成,所有特色小镇都只是作为“创建”对象,如果后续考核不通过,就会被降格、警告。去年浙江公布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2015年度考核结果,其中未完成既定目标的3个小镇被警告处理、1个被降格。

跳出旧体制,打造新载体,特色小镇不但承载了经济新转型,更体现了改革新探索。

推荐阅读:

新型城镇化的新探索:特色小镇要防止“千镇一面”

住建部:遵循客观条件发展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担当

首批新疆特色小镇有望4月开工建设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