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3日消息:两会期间,惠及民生的环保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公共利益问题,环保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每一个公民,我们既是当中的受害者,又是享有者,既是污染者,也是保护者。因此,树立共治共享的观念,严执法、强监管、共参与,才能筑牢环保屏障,共享碧水蓝天。
由被动监管变自觉行动。环境治理非一日之功,理念先行才能打赢这场“持久战”。在这当中,地方部门必须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仍然惟GDP马首是瞻,对当地污染企业实施地方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没有入脑入心并见诸行动。只有地方政府真正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正确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把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才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回应人民对美好环境的诉求。
由事后治理变事前防范。环保是一项长久事业,应多从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在预防上做文章,防患于未然。“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以法为本,从严推进环境执法, 是防范环境风险的有效办法。2015年1月1日“最严环保法”生效实施,它以立法的形式,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 ,取得积极的进展,环境守法的态势正在逐步形成。然而,新《环保法》作为一个大的框架,有细则才能操作,因此,对相关规定予以进一步细化是新《环保法》更好地落地生根的重要前提。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我们期待更全面、更细致的配套办法相继出台,让环保理念和法律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也希望政府继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筑牢环境保护“防火墙”。
由单打独斗变联合作战。俗话说“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环境治理这个舞台上,仅有党委政府一个声音一个角色是不够的 ,只有构建各级党委、政府统领全局,有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环保大格局,才能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环境治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举全民之力,聚万众之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掌握这场“战争”的主动权 。
当然,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们必须提高主动意识,不能做一个袖手旁观的局外人,而是要成为一名环境保护的战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相信当环境环保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定会铺就天蓝、水清、地净的美丽中国画卷。
推荐阅读:
(来源:华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