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3日消息:“站在山顶往下看,就是悬崖,这里怎么能种树?”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北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护林员刘柏玲感慨说,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在赤裸裸的悬崖上,竟然种出了一棵棵大树。
崆峒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区)之一。山多川少、山体陡峭、土壤贫瘠、植被稀疏,水源涵养功能差,生态治理难度较大。
“原来没几棵树,全是红胶土。”崆峒区林业局副局长李国锦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的平凉,想到了一个扬州籍的务工人员给他说的话,“很讨厌这里,出门穿不干净衣服,也穿不干净鞋,不是水土流失就是沙尘暴。”
2000年后,随着崆峒区植树步伐推进,南北两山部分区域出现了点点绿色,但仍然阻挡不了风沙侵袭和雨水冲刷。受自然条件、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崆峒区造林苗木成活率普遍偏低,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地块需要补植补造。
2012年,崆峒区委区政府决定,要让城区南北两山彻底绿起来。
于是,这场在外界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悬空植树”运动拉开了帷幕。当地对立地条件恶劣的地段,集中力量采取了安全绳悬空人工凿窝栽植等方法,破解了在破碎山体、立崖峭壁上造林绿化的难题。
李国锦指着“曾经光秃秃的”峭壁告诉记者,当年,造林人员用建筑行业盖楼的设备在这里栽树,壮实点的两个人在山顶“固定”绳索,身体较瘦的“蜘蛛人”则腰部栓上安全绳,背着树苗“悬空”种树,栽植完成后,还得背水桶下去浇水。
“树坑是提前下去挖好的。”李国锦举例称,在平地上挖树坑每人每天可以挖80至100个,这里的山体坡度达到75°以上,有些地方甚至接近垂直,在这样陡峭的山坡上,最多只能挖10至20个,不仅效率低,苗木成活率也仅有20至30%。
“悬空植树”刚开始时,崆峒区北山灌水工程还未建设完成,造林员只能背水上山,然后顺着绳索,在陡峭的山坡上给苗木浇水。“天气热的话一天得浇三四次水。”崆峒区北山林业管理所所长高晓斌向记者比划,造林员所背的水桶容积达25公升,可以装50斤水。
就这样,高晓斌一步步见证了北山绿了起来。“能栽树的地方基本上都种上了。”他说,随着2015年灌溉工程地建设完成,苗木成活率有了保证,植树的步伐再次加快。截至2017年底,崆峒区林业用地面积增加到129.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4.39%。
近年来,崆峒区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依托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打造城乡生态绿色景观,建设城镇生态休闲公园,构筑环城面山生态屏障。“曾经的‘黄沙土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片片绿色。”李国锦如是说。
作为老林业人,李国锦不仅感觉“小有成就”,对于这些树,他也爱得不一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说,没事的时候,就会上山看看。如今崆峒区的南北两山,插上了“绿翼”,已成为捍卫平凉的绿色屏障,油松、侧柏、樟子松等植被郁郁葱葱。
推荐阅读: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