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区10万亩碳汇林有望带来超亿元收益

2018年03月27日 13:54四川日报唐泽文

中国园林网3月27日消息:3月20日,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文登村珍稀树木基地里,林农唐树江正在忙着给基地里的珍稀树木施肥、除草。“这些树木都是‘吸碳高手’,他们吸收的二氧化碳会带来不小的收益。”唐树江说。

文登村珍稀树木基地里的珍稀树木也是碳汇林。碳汇林是指通过植树造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从而产生国际公认的碳减排量增量,并将其拿到市场上出售。

根据规划,纳溪区未来将发展10万亩碳汇林。这些碳汇林有望带来超亿元的二氧化碳排放交易额。

树木背后的发展新思路

早在2013年,纳溪区就开始发展珍稀树木产业。但因采伐周期长,如何让这些树木在采伐周期内产生收益,成了当地不少人思考的问题。

去年,碳排放交易为纳溪区带来了新的思路。

“珍稀树木就是现成的碳汇林。一吨碳排放能卖30元左右,而且每年都有,增收问题就轻松解决了。”纳溪区林业局副局长赖大兵说。据初步测算,纳溪区现有香樟树等构成的碳汇林8万亩左右,一年二氧化碳吸收量超过7万吨,收益约为210万元,“等树木长得再大些,收益还会更多。”

为确保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顺利交易,纳溪区与北京仟亿达公司达成了30年的共同开发管理协议。按纳溪区10万亩碳汇林的建设规模计算,30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交易额将超1亿元。“我们正在跟北京、上海等地的企业进行对接,他们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需求较多。”仟亿达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实惠落到农民“包包”里

一年收益超过200万元的碳排放交易额,有多少能落到农民的“包包”里?

根据纳溪区与北京仟亿达公司达成的协议,公司和林农在收益上四六开。此外,土地流转、就近务工也可帮林农增收致富。

黄桷坝村村民杨俊才将家中10余亩林地流转出去成为了碳汇林。“每年有2000多元的流转费,给仟亿达公司打工,每月工资也有2000多元。还有一年近500元的二氧化碳交易提成,能赚不少。”杨俊才说。

为提高林农积极性,扩大碳汇林的种植规模,纳溪区还出台《10万亩珍稀树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纳溪区人工种植珍贵树木采伐(采集)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细化了树木种植的鼓励措施等。据悉,近5年来,纳溪区林业部门免费赠送种苗1400多万株,兑现补助资金600余万元。此外,纳溪区还引进了40余家珍稀树木种植企业,流转林地220余宗,流转金额1600余万元。

为规范碳汇林的种植,纳溪区还成立纳溪森茂珍稀林木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碳汇林。目前,合作社累计吸收会员329名,开展种植技术培训80余场,培训技术能手500余名。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林业产业绿色发展方案,出台更多激励性政策,让村民更积极地投入到这一产业中。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林农的扶持,让他们尝到更多生态经济深度发展带来的‘甜头’。”纳溪区林业局局长黄烈忠说。

推荐阅读:

北京“老牛冬奥碳汇林”项目启动

河南:种植碳汇林 挣“空气”钱

“十三五”湖南将开发3000万亩碳汇林

广东:佛冈完成1.3万亩碳汇林及52公里景观林带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