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扶贫]“五大工程”助力青海林草生态扶贫

2019年10月25日 09:2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刘泽耕


  近年来,青海林草部门从青海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努力将扶贫工作与深化林草改革、加快生态建设、培育富民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通过实施五大生态扶贫工程,林草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海林草的智慧和力量。

青海省林草扶贫工作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精准扶贫,通过提高林业重点工程带动能力,进一步完善贫困户生态公益管护岗位相关政策,加大特色林业产业和林木种苗、经济林建设、林下种养、生态旅游等产业扶贫力度,增强贫困村户自我“造血”功能。

国土绿化等工程项目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自2017年开始,青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青海省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以来,通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每年造林400万亩。同时,根据《关于创新造林机制激发国土绿化新动能办法的通知》,建立起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造林绿化新机制。三年来,国家投资、地方投资、社会投资共计近百亿元,每年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投资近10亿元。通过鼓励贫困户直接参与,培育造林合作社、企业带动参与国土绿化、种苗种植、草原灭鼠,近80%的工程投资,转化为项目区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收入。

通过生态管护员项目持续加大脱贫力度

青海积极利用国家省级资金和项目设置生态管护岗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管护员总数达到4.99万人,特别是在三江源地区实行“一户一岗”,年增收达到2万元,实现全家脱贫,带动青海省近18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被贫困群众称为“暖心工程”。青海省各类社会管护员近12万人,为全面实现脱贫、全面实现小康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生态补偿政策全面推进扶贫工作

近年来,通过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修复等生态补助政策,为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通过“一卡通”直接到户资金达到11.88亿元,直接转化为贫困地区群众转移性收入。

林草产业实现兴林富民新突破

林草产业依托资源和行业优势在农牧区“调结构、兴产业”中发挥独特作用。青海林草部门通过发展枸杞、沙棘、藏茶、杂果、中藏药等林业种植、野生动物驯养、特种养殖等林下经济,全方位增加收入。青海省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379万亩、苗圃面积达16万亩、野生动物养殖34.4万头、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18家。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中藏药种植,成立青海省中藏药产业发展协会,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签订中藏药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中藏药集约化、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据初步统计,2018年青海省林草带动农户人数50.29万人,人均增收2634元,支付各类劳动报酬约17.35亿元。

生态旅游康养成为生态扶贫新业态

青海省已建成森林公园23个,国家湿地公园19个,国家级沙漠公园12个,自然保护区11处,国有林场110个,这些“绿水青山”就是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的“金山银山”。近年来林草依托国有林场资源富集优势,投资1.5亿元,通过打造生态旅游节点性重点项目,实现重要城市周边一小时旅游圈内林草项目全面布局,极大带动林区牧区群众开展生态旅游。通过发展森林康养休闲基地、森林人家、林家乐,生态旅游已成为扶贫新业态。湟中卡阳、大通边麻沟等20多处森林花海乡村旅游景区已成为全省生态旅游、生态扶贫的“名片”和“精品”。生态旅游人数从2017年的500多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1081万人(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收入达到8.8亿元。(记者 刘泽耕 通讯员 宋晓英 秦冲)

 

推荐阅读:

[林业扶贫]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集中推进林下经济示范项目

云南省去年投入林业扶贫资金84亿余元

杨庄村林业扶贫的故事

安徽:发展林业产业 推进林业扶贫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