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资源世代相传

2019年08月06日 10:08人民日报海外网

建立保护地是世界各国保护自然的通行做法。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建立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众多自然保护地。目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保护面积覆盖我国陆域面积的18%、领海的4.6%,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自然保护区大多由职能部门主导、地方自下而上申报建立,并未经过科学、系统的整体规划,因而完整性、联通性和有效性不够,管理上存在交叉重叠、保护空缺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在新时代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国家公园成为优化自然保护地结构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意味着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从以自然保护区为主转变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

与自然保护地相比,国家公园更具代表性。有专家分析认为,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拥有我国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最独特的自然景观、最精华的自然遗产以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保护范围大,生态系统完整,具有全球环保价值和国家象征。

国家公园的生态区位更为关键。国家公园在保护最珍贵、最重要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生态功能中居于主体地位。同时,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使得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更为严格。根据《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整体和系统保护,把最应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国家公园设立核心保护区和一般管控区,原则上核心保护区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国家公园是中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不会搞高强度、高密度的旅游开发。

管理事权最高。国家公园属于国家事权,全部由国家批准设立,中央直接管理、中央与省级政府共同管理,或委托省级政府管理,国家公园建立后不再保留相同区域的其他保护地类型。

国家公园的主体地位和功能作用将主要体现在质量和价值上,而不是简单地扩大数量和规模。

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目前来看,国家公园试点制度建设大大加强了国家公园所在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将在中华大地上构建起一道道生态安全屏障,让国家重要生态资源世代相传。

推荐阅读:

江西安福县改善水生态助力乡村游

重庆江津区治水“金钥匙”打开水生态新局面

内蒙古在生态优先中谋划沙产业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规划(2019-202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