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北国有林区的“绿色转型”

2019年08月08日 09:03新华社

58岁的刘进国迄今经历了两个工作角色:曾经他是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一名伐木工,每天能砍30多棵树;现在他是护林员,和同事共同巡护着10000多公顷山林,每天都要走上两三万步。

伊春市是中国重点国有林区,一直为国家建设提供优质木材。长期采伐,破坏了林业资源。“停伐前,可开采林木仅占1/10。”伊春市林草局副调研员吴立生说。

1998年,中国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标志着中国林业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20多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现了全面保护天然林的历史性转折。伊春的“绿色转型”正是中国国有林区转型的一个缩影。

2013年12月,伊春在省内率先全面停伐。不少像刘进国一样的伐木工,成为育林人、护林人,林区生产职能也由木材生产转为资源管护、森林培育等。停伐以来,伊春林木蓄积量增至3.48亿立方米,建立自然保护区20多处,入选了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昔日那些满载原木呼啸奔驰的森林小火车驶进历史,“林区迎客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成了新时尚。仅2018年,有林地面积占全省天然林面积约4成的龙江森工集团,森林抚育达521万亩,森林覆被率增加0.17个百分点。

“绿色转型”也给黑龙江林区长期以来“靠山吃山”的传统发展方式带来转变。过去“吃”木头为主,现在主“吃”林下经济和自然景色,林区从单纯开发木材走向综合开发非林非木资源。

伊春市发展森林旅游、食品、药材等5大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至47.6%。上甘岭林业局溪水森林经营所3年前只有1家农家乐,现在达到34家。曾是伐木工人的刘养顺也“转型”成为经营农家乐的能手,他笑着介绍,现在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纯收入12万元左右,是过去好几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树铭表示,方案明确了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四项原则,其中包括坚持生态为民,保障民生,保障林权权利人和经营主体的合法权利,确保广大林区职工和林农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通过向林中转、林下转、公益岗位托底等,停伐后伊春7万多林业富余职工的大部分已得到安置。翠峦区设立了省级生态经济开发区,承接林业经济林中发展项目,入驻规模较大企业35户,产值14.2亿元。其中蓝莓园种植蓝莓8600亩,带动种植农户450人,季节性用工600余人。

2018年,伊春接待游客高达1500多万人次,外地人度假购房占商品房销售1/4。停伐转型、借“绿”生金,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逐渐在这座人口110多万的城市成为共识。

推荐阅读:

黑龙江国有林区“绿色转型”见闻

福建漳州:林区变景区 青山变“金山”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调研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改革

伊春:“大转型大改革”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