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颜值”生态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16日 09:51江西日报林雍

鄱湖之滨,井冈山下。江西境内的2400多条河流和苍莽林海,汇聚成一幅美丽多彩的生态画卷。
  2014年11月,江西成为首批全境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十三五”以来,全省上下牢记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2019年,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9.7%,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3.3%,高于国家考核目标9.3个百分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国务院肯定。
  绿色创新:精耕细作种好生态文明“试验田”
  从在全国率先设立河长办,到在全国率先建立和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再到创立全国首个生态文明领域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我省肩负着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的重任。绿色创新、先行先试,我省下好“先手棋”,精耕细作种好生态文明“试验田”。“十三五”以来,一系列体制机制方面的大胆探索,为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的“江西智慧”,初步构建起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目前,江西已在全省范围推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等制度,国土空间管控体系不断完善。率先设立赣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机构,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环境资源审判、生态检察等改革全面推开,省级环保督察实现设区市全覆盖。2019年查办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4939件。
  抚州市率先形成生态产品与资产核算成果,武宁、崇义、浮梁、靖安等地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加快探索生态产品评估、抵押、转化路径。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生态文明的“指挥棒”更加有力。
  绿色发展:产业转型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丫山景区,位于大余县城东10公里处。高达92.6%的森林覆盖率和成熟的森林康养产业,让景区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
  在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大余一直坚持造林与造景相结合,保持景区原生态。累计投资8亿元,在保护中开发各类森林生态运动与养生项目,构筑了从山上到山下的立体生态观赏圈。仅2019年,景区各类收入就达1.6亿元,其中仅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值就占了三分之一。丫山景区的开发利用,是“十三五”以来江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响“绿色品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我省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全面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省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1+9”、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291个,绿色有机农产品数量达2888个。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健康养老等产业,2019年旅游接待总人次、总收入分别增长15.65%和18.5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5%。
  当前,江西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19年,全省第三产业经济总量占比超过第二产业,“生态+”和“+生态”融入经济发展全过程。绿色,不仅是江西的发展“指挥棒”,更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绿色管控,铁腕治理争当生态环境“优等生”
  拆除水厂附近的老旧旱厕、沿江公园公厕、取水口周围的码头和97户民宅,取缔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所有排污口、网箱养殖等建设项目,清除保护区内各类垃圾,对一级保护区堤岸进行硬化……近年来,丰城市打出一套水源地综合治理的“组合拳”,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持续向好。2020年上半年,丰城水源地水质Ⅱ类标准达标率为100%,水质明显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三五”以来,我省围绕改善环境质量,全力打好净空、净水、净土攻坚战,走出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大力开展“净水行动”,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整治工程,新改建污水管网1126公里。开展“净空行动”,全面推动工业废气污染治理、农作物秸秆禁烧、柴油货车污染整治,2019年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9.7%。开展“净土行动”,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建设用地污染、危险废弃物等专项整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达到9200吨,化肥农药使用量进一步下降。
  环境监管不仅要着手具体领域,更要放眼全局。为改变过去少数部门履职难以形成合力的局面,2019年,江西成立了由省委书记和省长为“双主任”、多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为副主任的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积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在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架构下,我省设立绿色发展、大气污染防治等十个专业委员会,由对应行业、领域的分管省领导担任第一主任,相关厅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分专业、分领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做到“管发展的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的必须管环保”。
  通过不断强化绿色发展导向,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生态环保职责的意识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了生态环境由“末端治理”向“全程管控”的转变。(记者 林雍 实习生 方梦婷)

推荐阅读:

山东:生态之变,绘就绿色沿黄图

韩正:把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华北之肾”生态功能修复全面启动

贵州发展和生态相互交融协同共进

(来源:江西日报)